晴時多雲

財經青紅燈》可怕的財政幻覺

2025/08/27 05:30

在野黨一再批評政府債務太多,但當政府將歲計賸餘用來減少舉債、增加還本時,又要求普發現金,迫使政府擴大舉債。(資料照)在野黨一再批評政府債務太多,但當政府將歲計賸餘用來減少舉債、增加還本時,又要求普發現金,迫使政府擴大舉債。(資料照)

「財政幻覺(fiscal illusion)」是用以解釋政府支出增長的公共選擇理論之一,指政府或人民高估公共支出的利益,卻低估公共支出的成本,陷入「財政幻覺」,因而誤判國家財政情況,進而做出錯誤決策。近年來在野黨的作為,包括新版財劃法增加釋出4165億元、普發現金2360億元等,毫無節制地擴大財政支出,迫使中央明年須舉債4千億元;更有甚者,藍營還要修法「停砍年金」,國家財政一再遭侵蝕,為「財政幻覺」所惑,長此以往,後果難以想像。

過去幾年國內經濟表現亮眼,帶動稅收實徵數超出預算數,可能讓外界產生政府財政大好的印象;加上部分人士刻意扭曲,讓外界誤以為政府「超收」人民稅金,以此合理化普發現金的主張。回顧歷史,馬英九政府任內只發放一次消費券3600元,但自蔡政府上任以來,只要稅收實徵數高於預算數,在野黨就要求普發現金,蔡政府已於2020年發放3倍券、2021年發放5倍券、2023年普發6000元,2025年又要普發1萬元。值此美國關稅政策上路、地緣政治衝突加劇之際,普發現金是當務之急嗎?

事實上,近幾年中央政府財政狀況雖有改善,加上2025年,中央總預算將連續8年未舉債,整體財政情況趨於穩定。不過,政府為因應疫情編列特別預算,加上國防、社福等支出增加,整體國債仍增加。根據統計,截至2025年8月15日,中央政府長期債務餘額5兆8379億元,較蔡政府上任時增加4391億元;若加上短期債務1250億元,目前平均每人負債25.6萬元。

諷刺的是,在野黨一再批評政府債務太多,但當政府將歲計賸餘用來減少舉債、增加還本時,又要求普發現金,迫使政府擴大舉債。然而,國際政經情勢變化莫測,台灣面對的挑戰愈來愈多,若為「財政幻覺」所惑,導致公共支出擴大、政府債務劇增,如何因應川普關稅政策、地緣政治風險等重大挑戰?(鄭琪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