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週報-低碳物流〉碳排大戶運輸族群 拚節能減碳

2025/08/11 05:30

航空業碳排放量佔全球2%、海運業約佔2.9%,運輸族群在全球的減碳扮演重要角色。
(記者靳昌玲攝)航空業碳排放量佔全球2%、海運業約佔2.9%,運輸族群在全球的減碳扮演重要角色。 (記者靳昌玲攝)

記者王憶紅/專題報導

根據國際海事組織(IMO)數據資料顯示,海運業每年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超過10億噸,約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9%。另根據航空運輸行動組織(ATAG)統計,碳排大戶的航空業,則佔全球碳排放量2%。由於運輸族群在全球的減碳扮演重要角色,即使「減碳很貴」,運輸族群也致力投入減碳行列,積極朝向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

國內首艘甲醇雙燃料貨櫃輪 10月報到

IMO目標是海運業到2030年減少總年度溫室氣體排放至少20%,到2040年減少至少70%,並在2050年或前後實現淨零排放。

因應IMO以及歐盟等國家對環保船隊及溫室氣體排放的規定升級,全球船隊正處於轉型、使用更清潔燃料新建船舶的重大變革,貨櫃三雄自2023年起陸續訂購甲醇雙燃料、LNG(液化天然氣)雙燃料貨櫃輪,統計到今年7月,貨櫃三雄大砸約168億美元(約台幣5000億元),購入87艘新型節能船。值得注意的是,國內今年10月就會迎來長榮(2603)訂購的首艘甲醇雙燃料貨櫃輪。

SAF較傳統燃油 減少逾80%碳排量

貨櫃業者指出,以目前造船市場行情估算,建造1.3-1.5萬TEU(20呎櫃)的LNG雙燃料船價,較傳統燃油船價高出約10-15%,甲醇雙燃料船則多約5-10%。而使用液化天然氣(LNG),燃料可減少約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外,甲醇和氨等替代燃料被認為是未來航運業脫碳的潛力選項,美國船級協會(ABS)報告指出,預計到2050年,甲醇和氨驅動船隻將佔全球船隊70%以上。

而為加速全球航空業努力減碳,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訂出2050年航空業達到零排碳的目標,這也推升飛機喝綠油-永續航空燃料SAF(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根據IATA研究指出,SAF可較傳統燃油減少超過80%的碳排量,是國際航空產業實踐減碳的重要關鍵。

今年台灣中油、台塑石化(6505)在高雄、松山、桃園3座機場,提供華航(2610)、長榮航(2618)、星宇航空(2646)添加SAF,預估今年航空業減碳效益可達1.5萬噸,為台灣航空業正式踏出淨零的新里程碑。

雖然SAF能大幅減碳,但目前遇到的挑戰是量少價高。根據IATA預估,2024年全球SAF產量約150萬噸,較前一年倍數成長,但相較全球航空燃油市場,供應量僅占比0.53%,遠遠無法滿足需求,且目前SAF售價高於傳統航空燃油的3-5倍,因此目前各家航空公司多採和傳統石化航空燃油「混用」的方式。華航、長榮航7月與台塑石化簽訂SAF採購大單,預計從今年開始使用SAF、目標占比2%,而到2030年以使用5%SAF為目標。

沒有固定碼頭 散裝船從其他方面減排

相較貨櫃業者積極布局液化天然氣LNG、甲醇雙燃料船,散裝運輸業者因是不定期航線,考量沒有固定停靠的碼頭可以加LNG、甲醇燃料,因此目前國內僅有裕民(2606)旗下船隊有4艘LNG雙燃料散裝船,其他散裝業者則是從船體設計、引擎、航線、操作等多個方面入手,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