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看問題》耗時、燒錢、缺法、核廢 新核能4難題待解

2025/05/17 05:30

賴政府多次強調,對新核能持開放態度,且美國也積極推動SMR(小型核電),但台電卻沒有這麼樂觀,因為SMR尚未商業化,也仍有核廢料等難題,且環評耗時又燒錢,在台灣要蓋至少需十年,以一部SMR規模來看,大概只能供台積電一座新廠使用。(資料照)賴政府多次強調,對新核能持開放態度,且美國也積極推動SMR(小型核電),但台電卻沒有這麼樂觀,因為SMR尚未商業化,也仍有核廢料等難題,且環評耗時又燒錢,在台灣要蓋至少需十年,以一部SMR規模來看,大概只能供台積電一座新廠使用。(資料照)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台灣進入非核家園,賴政府已多次強調,對新核能持開放態度,且美國也積極推動SMR(小型核電)。不過,台電認為沒有這麼樂觀,除了尚未商業化,也仍有核廢料等難題,且環評耗時又燒錢,在台灣要蓋至少需十年,以一部SMR規模來看,大概只能供台積電一座新廠使用。

SMR尚未商業化 且仍有核廢料難題

SMR(Small Modular Reactors)是小型模組化核反應器。台電發言人蔡志孟分析,很多國家研究SMR,砸很多錢卻發現效果不如預期、甚至放棄,SMR模組到現在沒有真正商業化,未來三到五年也不可能有模組化,且新核電仍要重新環評,「沒有十年大概是蓋不出來」。

SMR定義是三十萬瓩以下,優點是彈性高,可根據用電需求設計模組,但裝置容量較核一廠一部機還要少;台電表示,這幾乎只能提供台積電一座新廠的用電規模。學界認為,SMR雖可直供科學園區、特定工廠,但核能受到高度管制,由民間經營難度過高;而台積電曾評估過光電、燃氣電廠,最後都是不宜蓋電廠,還是專注本業晶圓廠,電力交給台電或民營電廠。

至於現有核電是否重啟,台電仍依照核安、核廢、社會共識三大原則,即使立法院修正核管法可再延長二十年運轉年限,但核安會相關子法也要修正,台電才能進行零件汰換成本、延役安檢等評估。

至於是否參考過去核一廠延役評估約需四百億元?台電指出,狀況不同,核一是運轉中評估,所要更換設備沒有那麼多,且目前所有核電廠均運轉滿四十年,要更換的設備有多少?台電暫無答案,核安會是否有標準答案目前也未知;但相關人士評估,一座核電廠延役至少翻倍、超過八百億元。

核後端人力反增 台電持續培養人才

至於目前一八○○多名核電人力何去何從?台電強調,運轉人力可與燃氣電廠調整,除役工作要推展,核後端人力等都要增加,而新核能因為政策態度開放,台電不會放棄,也要投入人力與國外接觸,進行參訪研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