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攻防
編譯盧永山/特稿
相較於川普首個任期,美中花了十八個月才談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這次雙方在川普四月二日宣布「解放日」對等關稅政策,接著彼此互祭高額報復性關稅,才一個多月的時間,美中已於五月十一日達成共識,將在五月十四日前將當前的關稅各調降一一五%,速度之快令市場大感意外。
雖然這可能意味先前的高額關稅已重傷中國出口,也令美國付出不小代價,迫使雙方不得不各退一大步;但這次雙方達成關稅減讓的共識僅為期九十天的事實,讓不少分析師異口同聲地認為,美中達成貿易協議的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
香港保銀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指出,美中減讓關稅的幅度,比他預期的大,這對兩國和全球經濟都是非常正面的消息,也讓投資人對全球供應鏈短期內受損的疑慮大大減輕;但這只是為期三個月的暫時關稅減免,只是一個漫長過程的開始,雙方可能要花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達成解決方案。
荷蘭合作銀行外匯策略主管佛利(Jane Foley)說,美國向市場保證談判將繼續進行,且談判基調是積極的,雙方都表示不想脫鉤,因此外界更加樂觀地認為,關稅不會造成毀滅性影響,市場也鬆了一口氣;但這並不意味「我們又回到了川普就任前的狀態」,十%基本關稅依然存在,九十天的期限也在,且時間開始流逝,儘管整體情況沒有想像的那麼糟,但這些關稅最終會走向何方,以及對全球經濟成長和央行政策的影響,仍然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90天期限 非永久性解決方案
有分析師認為,設定九十天的期限,只是一種談判策略。FP Markets首席分析師希爾(Aaron Hill)就說,此共識標誌著全球貿易動態的關鍵時刻,九十天的期限凸顯這些關稅減讓只是一種談判策略,而不是永久性的解決方案,這給長期貿易政策帶來不確定性。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