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CES科技新趨勢》數位健康走進家庭 穿戴裝置掌控生理數據

2025/01/19 05:30

智慧戒指Luna Ring能追蹤睡眠指標等健康數據。(記者徐子苓攝)智慧戒指Luna Ring能追蹤睡眠指標等健康數據。(記者徐子苓攝)

記者徐子苓/專題報導

台灣鉅怡智慧的CardioMirror能檢測心臟衰竭,吸引許多外國民眾駐足體驗。(記者徐子苓攝)台灣鉅怡智慧的CardioMirror能檢測心臟衰竭,吸引許多外國民眾駐足體驗。(記者徐子苓攝)

高齡化是已開發國家的共同挑戰,如何運用科技進行醫療照護或健康管理備受關注,因此「數位健康」也成為CES今年的展出重點。展中可見鏡子等非接觸式的突破性檢測方式,或是戒指、手錶等穿戴裝置,輕鬆掌控個人生理數據,讓數位健康科技走入一般家庭生活。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分析師許桂芬觀察,與去年相比,今年看到更多業者提供醫療級的遠距監測,或結合居家產品,能夠深化遠距醫療的應用。此外,因為侵入式設備容易有感染風險,舒適度也較低,鏡子、戒指等非侵入式的裝置,預期將成為未來數位健康科技的主流。

舉例來說,一顆小小的圓形感測器安裝在手臂上,就能立刻了解體內的血糖數據,這是由保健公司亞培推出的連續血糖監測儀Lingo,能即時將使用者的血糖數據傳輸到手機,了解新陳代謝狀況,進而調整飲食習慣。

台灣之光鉅怡 AI鏡揪出心血管問題

CES台灣科技新創館中的「鉅怡智慧」可說是台灣之光,其打造的一款AI鏡子CardioMirror,能透過短短四十五秒的自拍,準確檢測心房顫動(AFib)和心臟衰竭,準確率高達九十%,不僅能及早發現潛在的心血管問題,還能追蹤血壓、血氧飽和度和呼吸頻率等健康指標。該產品獲得今年的CES創新獎,現場體驗的外國民眾更是絡繹不絕,叫好又叫座。

雷射取代打針 降低感染風險

害怕打針的人有福了,FlowBeams是一家推動無針技術的醫療保健公司,其技術不使用針頭,而是利用雷射局部加熱液體,產生快速膨脹的微泡。此氣泡高速推動細流穿過皮膚,能被身體快速吸收,除能降低感染和併發症的風險,也能減少廢棄針頭。

穿戴裝置方面,Noise販售的智慧手錶能監測各項生理數據,最近也推出一款智慧戒指Luna Ring,能追蹤睡眠指標、心臟健康狀況等七十多種健康數據,內建的AI模型還能提供個人化的營養建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