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音等知名中企多年來尋求上市,但卻深陷中國監管困境。(路透)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彭博報導,因中國監管機關擴張權力,不少中企難以完成併購或境外上市交易,數十億美元的交易案因而擱置。彭博彙編數據顯示,今年涉及中企的收購與併購交易額僅二五○○億美元,預料將創二○一三年來最低;同期間中企在香港首度公開募股(IPO)集資金額僅九十億美元,不到四年前近五二○億美元的五分之一。
中企在港IPO集資金額剩1/5
知情人士指出,過去幾年取得相關監管批准越來越困難;從國家到地方層級,以及特定產業的不同監管單位都能參與交易審查,這些機關往往有不同的要求與問題,有時超出明文規則與程序。
報導說,包括希音(Shein)、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與螞蟻集團等知名企業多年來試圖境外上市,但卻深陷監管困境;另中國國藥集團私有化中國中藥公司的計畫,因為未能通過監管批准而告吹,導致中國中藥市值一天蒸發六十七億港幣,千禧年管理公司與Athos Capital等避險基金因此蒙受鉅額損失。
北京投資銀行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說,監管機關不願輕易放棄對尋求海外上市企業的權力,因這些大型企業赴海外上市不僅將造成在地資本外流,也可能傷害了中國資本市場形象;且涉及國有企業併購交易更可能引發貪腐、資產流失、海外風險等監管疑慮,審查程序變得遙遙無期。
因曠日廢時的審查程序,造成投資人、企業與投資銀行得面臨長期間的不確定性,就算獲得批准,也得面對美國總統大選、中國經濟狀況及地緣政治緊張等重大變因而改變結果。
三年前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無視美中緊張持續,在未獲北京最終批准下仍在美上市,不到一年就在中國監管壓力下從紐約退市。康乃狄克大學教授Yiming Qian說,「滴滴的例子明確顯示,如果中國證監會反對,中企就不能在海外上市,證監會對在中國註冊或在中國營運的公司握有生殺大權」。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