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產業碳焦慮、環團憂淨零 6月碳費審議會費率攻防

2024/05/26 05:30

碳費費率 三方異見表格(製表整理︰財經新聞群組 圖︰台電提供)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我國進入碳有價時代,明年起全台約五百家排碳大戶,就要以今年的碳盤查結果,繳交第一筆碳費。但至今碳費費率尚未拍板,產業界因無法確切估計要繳多少碳費而「碳焦慮」,環團也憂心收費時程延宕影響淨零目標。環境部長彭啟明多次表示,一定會加速推動碳費;最快六月底會召開第四次碳費審議會,初碰深水區討論費率。

初估500家排碳大戶 明年起須繳交碳費

根據環境部「碳費收費辦法」草案,收費對象為年排放達二.五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的電力業及製造業,業者必須於每年五月底前,依前一年度的排放量碳盤查結果繳交碳費,首批徵收對象初估約有五百廠,約占全台總排放量的五成四。

環境部針對費率 進行經濟衝擊評估

碳費計算公式主要分三種,一是排放量減掉二.五萬公噸乘以一般費率;若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可享優惠費率,優惠費率又可再細分為,是否為高碳洩漏風險產業,以及依循何種減量指定目標。環境部初步盤點鋼鐵、水泥屬於高碳洩漏事業,而半導體、電子零組件則非高碳洩漏事業。

費率是影響碳費究竟收多少的關鍵,碳費費率審議會召集人、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表示,目前正針對不同情境的費率模型進行經濟衝擊評估,預計六月底、七月初就會開第四次碳費審議會,將與委員針對不同費率方案進行評估。

對於進度緩慢原因,碳費委員、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指出,開會初期早已詢問環境部訂出碳費費率的時間表、拿出官方版的碳費徵收經濟衝擊評估模型,以利委員估算費率,但沒有得到確切答覆,結果現在費率難產的責任全都壓在委員身上,質疑政府因產業界壓力,想以拖待變,企圖讓產業界晚繳或少繳碳費。

碳費委員、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也分析,四月電價調整已讓產業界成本增加,加上新政府交接過渡期,工總曾公開喊話五二○後再訂費率,都導致行政部門推動碳費速度不如預期。

趙家緯表示,碳費費率起徵價格,民間團體希望每公噸五○○元起徵、經濟部門和產業界希望一○○元起徵,盼第四次審議會官方提出的經濟評估模型,能與各委員自己估算的版本進行比對,加速費率討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