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電動車銷售放緩 廠商面臨流動性問題

2024/05/21 05:30

由於中國電動車銷售放緩,加上持續大打折扣戰,導致不少廠商面臨流動性問題。(路透)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由於中國電動車銷售放緩,加上持續大打折扣戰,導致不少廠商面臨流動性問題,包括比亞迪、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與供應商結算付款的時間越來越長。

比亞迪付款給供應商 去年需275天、增56天

彭博彙編數據顯示,全球最大電動車商比亞迪去年向供應商付款的時間為二七五天,二○二二年為二一九天,二○二一年為一九八天;蔚來汽車去年需二九五天才向供應商付款,二○二二年為二四七天,二○二一年為一九七天;小鵬汽車則從二○二一年的一七九天,二○二二年增至二○八天,去年再增至二二一天。

相較之下,特斯拉去年向供應商付款的時間縮短至一○一天,過去三年這個時間大致保持穩定。

向供應商付款的時間拉長,是中國電動車商面臨壓力的重大指標。由於中國經濟成長疲弱,消費者信心低迷,購買電動車的意願下降,迫使車商大打折扣戰以刺激銷售,利潤率因此受到擠壓。彭博調查結顯示,中國車商推出的新車中,有四十%是電動車。

為刺激銷售,比亞迪自二月中以來幾乎將所有車款降價五%至二十%。高盛在四月發布報告指出,自那時以來,多家車商的五十款電動車平均降價十%。

顧問公司JSC Automotive總經理希伯特(Jochen Siebert )表示:「降價意味著流入的資金減少,因此,車商必須拖欠供應商貨款,好保持流動性。」

希伯特說,延遲付款對汽車零件供應商產生連鎖反應,三、四級供應商面臨的壓力最大。彭博數據顯示,比亞迪主要供應商湖南豫能新能源電池材料公司,截至二○二二年底的應收帳款和應收票據,較二○二一年同期增加二倍以上,達到一○四.三億人民幣(約四六四.八億台幣),而現金儲備下降至四.三五二億人民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