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即將卸任,台股創下歷史新高,留下金融市場認同的註腳。賴清德從高點接棒後,若能展現發展經濟的決心,可以更堅定投資人信心。(資料照)
■魏錫賓
加權股價指數位在歷史高點,許多公司股價創下新高紀錄,為卸任的蔡英文總統8年任期,留下金融市場認同的註腳。雖然政治無法單獨決定經濟的走勢,企業獲利更深受景氣波動所影響,可是金融市場對政權的更迭,卻不視若未睹。
股價會說話,但不易聽清楚。民進黨的陳水扁及國民黨的馬英九總統就職後,在尚未展現執政能力前,股市均有一段急速的下跌期間,前者剛好遇到網路泡沫危機,後者有全球金融海嘯來襲。不管新總統對中國的態度如何,股市受美國及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似乎更為強烈。
金融市場反映經濟 政治難單獨左右股市
然而,陳水扁總統就職演說當時的股市急殺,以及馬英九總統勝選日後隔週的股匯市齊揚,顯示投資人的心態,在一時之間也難脫政治的想像。政治力無法完全決定經濟,可是改朝換代時,投資人面對國家新領導人,對未來的期待或不安經常會一時擴大。
股市是經濟現象,終將反映景氣的榮枯,非政治力所能即刻扭轉,但中國是影響台灣政經的獨特因素。不同政黨的執政能力或對民生政策的重視,難以計算出差距,不過,兩岸關係與經貿往來的主張絕對不同,也在一定程度內化為施政的限制與重心。
蔡英文二屆總統任內的股市擺脫過去的糾結,屢屢創下新高,加權股價指數從2016年520就職當時的8,095點,攀升到卸任前最後一個交易日(2024年5月17日)收盤的21,258點,在執政的8年期間,股市上漲超過1萬3千點,大漲了1.6倍,與美股、日股一起登頂。
並非所有股市在同一期間都同樣風光。過去8年,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只上漲約200點,漲幅不到10%,當現在台美股市都在歷史新高點的時候,上證只有3,154點,僅為2007年近6千點的歷史紀錄一半左右。如果這段期間是國民黨執政,可以合理想像經濟勢必與中國愈靠愈近,股市表現將很難與中國脫勾,而和中國經濟愈趨緊密的香港,同期間股市下跌約6%,從2萬點之上跌至2萬點以下。
決定股市的不只是政局的變化,外在經濟大環境及投資人心態,都在股價形成過程中占有一席之地。520之後,新的現象將逐漸形成趨勢,政策、國際因素、潮流與社會變遷等,都會影響產業表現,以及股市漲跌。總統講了什麼、做了什麼,當然也是其中的關鍵。
蔡英文任內台股創新高 賴清德發展經濟決心是關鍵
振盪起伏本就是股市常態,在牛市貫穿的蔡英文總統任期內,大盤也曾於2020年初的疫情爆發及2022年的通膨來襲時期,各有一次下跌30%左右的修正。現在再從520起算,長短期的顛簸都將難以避免;賴清德總統從股市的歷史高點接棒,很難在任期內自始至終都能令股民滿意,但從過去24年的表現觀察,若發展經濟的決心落實,投資人的信心應可以更堅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