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砸5.64兆 養出虛胖電動車產業

2024/04/29 05:30

中國汽車產能過剩,目前中國一年可生產四千萬輛汽車,但國內僅賣出約二二○○萬輛車,導致車企在中國上演慘烈的價格戰。(法新社)

產能過剩仍續補貼 逾百家中國電動車企 去年僅3家不賠錢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長久以來,北京將電動車界定為希望握有主導地位的產業,美國智庫戰略與研究中心(CSIS)推估,從二○○九年至二○二二年,中國共投入一七三○億美元(約五.六四兆台幣)補貼新能源車業,包括電動車與插電式油電車,而產能的野蠻擴張,使得去年一百多家電動車企中,扣除特斯拉,只有三家中國業者達到損益平衡。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汽車產業向來有產能過剩的問題,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一年可生產四千萬輛汽車,但國內僅賣出約二二○○萬輛車,導致車企在中國上演慘烈的價格戰,並使美國與歐盟憂心中國汽車恐大舉湧入。

內燃引擎車的產能過剩格外嚴重,但隨著眾多電動車企不計獲利搶占市場,電動車也面臨同樣問題;諮詢公司艾睿鉑合夥人戴加輝(Stephen Dyer)指出,去年有一二三家車企在中國至少推出一款電動車。儘管銷售成長放緩,但中國汽車業、包括電動車仍處於擴張模式,二十五日登場的北京國際車展中,共展示近三百款電動車與插電式油電車。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報告指出,一直以來,中國政府透過提供低於市場利率的貸款以及鋼材與電池折扣,來扶植新能源車業;二○一八年至二○二二年,中國最大電動車企比亞迪獲得政府三十五億美元(約一一四一億台幣)的直接補貼。

然而,戴加輝表示,在中國市場中,只有四家電動車企(比亞迪、特斯拉、廣汽埃安與五菱)一年能銷售逾四十萬車,該數據是依特斯拉的財報資料推算出的電動車損益平衡點。

回應「新質生產力」 地方政府競相支持車企

近幾年,一些中國電動車企陸續倒閉,中國高層官員也公開呼籲,電動車企過多、應該整併。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喊出「新質生產力」口號,總理李強在強調北京將持續投資高端製造業時,也反覆提及「新質生產力」,引發地方政府競相支持地方車企,以做為回應。

今年二月,鄭州矢言扶植「新質生產力」產業,並以年產七十萬輛電動車成為「新能源車之都」;一個月後,鄭州國有單位接管陷入困境的海馬汽車在地部門,今年前三月,該車企賣不到兩千台車;如今,鄭州提供海馬相當於二七五○萬美元資金,海馬表示,將聚焦增加出口,驅動成長。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