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高資產財富管理〉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人與財是任督二脈

2024/04/15 05:30

第一金投信董事長尤昭文。(記者靳昌玲攝)

記者魏錫賓/專題報導

下個月將即位的總統賴清德承諾打造台灣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如何達到這一歷任政府都想要完成,卻總難竟全功的目標?第一金投信董事長尤昭文認為,台灣資金充沛,惜國際化人才不足;若能藉由引進國際專業機構,培養國內高階資產管理的能力,有機會在國際資產管理佔一席之地。

引進國際專業機構 培養國內高階資產管理能力

「成為資產管理中心的條件,首先是資金要充沛。」尤昭文說,資產管理的核心,就是拿客戶的錢,投到股、債及各種資產標的,盡到善良管理人的責任,以達成客戶委託的目標;既是拿別人的錢去投資,所以一定要有錢。包括投信在內的資產管理公司營運模式就是藉由管理資產取得管理費,當資產管理公司茁壯後,也才有能力去發掘人才、設計新的商品,達成做好資產管理的良性循環。

尤昭文表示,台灣的資金非常充沛,但要成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還有其他條件,包括人才及資產管理投資策略多樣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人才尤其是關鍵。他說,國內投信發行的台股ETF,已經非常蓬勃,股票或債券共同基金相關的技術基本已成熟。若要往國際走,具備在私募市場競爭的能力,應是下一階段要培養的重點。

尤昭文指出,國際資產管理規模約有110兆美元,其中包括投入基礎建設等另類投資、亦即主要投入初級市場的私募占20%左右,台灣在這一部分卻只占0.5%。若能引進另類投資的高階人才,應可以提升台灣資產管理的能力及能見度,可以讓資本市場的發展更為完整。

先給國外資產管理公司甜頭 再學他們怎麼做

台灣資金充沛,但有什麼策略能夠培養國際人才?尤昭文認為,要讓知名的國外資產管理公司至國內投資,必須讓他們有利可圖,「先給甜頭,再學他們怎麼做」。初步來看,有二種策略,首先可以做的是先讓這些全球大公司與國內銀行合作在國內募資,投資於海外,雖有風險,亦有資金流至國外的疑慮,但既可以去化多餘資金,也能引進資產管理技術,算是「在地資本、全球資產及全球人才」(local capital, global assets, global talents);其次是採「在地資本、在地資產、全球人才」(local capital, local assets, global talents)的方式,可以要求這些國際資產管理大公司與國內投信合作,在國內募得資金後,放貸給國內中小企業或投資國內的資產,包括導入實體建設等,亦可以由勞退、退撫、郵儲或台酒等國營事業將有餘資金撥出一部分,經由與國內業者合作,由這些資產管理大公司投資在國內市場。他表示,以上部分措施,台灣已有辦理,但受限於勞退等資金的應用限制、法規技術性問題,金額無法大幅提高。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