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環境部首場碳費審議 環團促每噸500元起徵

2024/03/16 05:30

國內首場碳費審議會昨登場,共邀廿名各方代表與會,初步聚焦國內碳費尚待更多科學證據分析,要求國際相關做法資料與配套等,並將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納入碳費審議機制中。(資料照)

暫定26日再度開會 碳費不設定當天出爐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全球氣候變遷下,台灣面臨國際減碳與碳費、碳稅徵收機制,環境部也緊鑼密鼓展開國內碳費審議會,昨首場委員會議共邀廿名各方代表與會,初步聚焦國內碳費尚待更多科學證據分析,要求國際相關做法資料與配套等,並將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納入碳費審議機制中,暫定廿六日再度開會討論。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昨碳費審議委員會有廿人出席,包含企業界、環保團體、專家學者等多方代表,首場會議針對委員組成與任務功能等說明,並告知碳費徵收法源、相關配套架構等。

專家︰需更多科學證據分析

黃偉鳴說,昨日會議中,企業端提醒產業衝擊,環團提醒碳費僅是減碳工具之一,專家學者則認為需要更多科學證據、相關數據佐證,後續才能充分討論國內碳費價格。

會後要求由環境部收集國際碳定價做法、既有機制配套、相關評估機制,以及立法委員連署要求將CPI納入碳費審議機制中,相關資料提交給委員後再進行碳費審議,下次會議預計廿六日召開,暫不設定當天碳費就可出爐。

而會議前,環保團體發布聯合聲明,點出碳費徵收乃基於「污染者付費」的原則,讓高碳排企業負起應有的環境責任,經濟部亦應同步監督市場,避免業者哄抬物價。並舉美國環保署去年估算,每噸二氧化碳的外部成本高達約新台幣六千元(美金一九○元),認為台灣的碳費至少以五百元起徵,並逐年調升,到二○三○年達歐盟碳價每噸三千元為目標。

環團也認為,不應提供企業二.五萬噸的「免徵及免費額度」,並要求台灣及國際碳權使用比率合計不超過五%,嚴格限制國際碳權資格,以及台灣應於明年啟動申報及繳納時程,接軌國際,帶動產業轉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