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強化科技執法 防堵加密貨幣詐騙

2024/01/21 05:30

加密貨幣頻傳詐騙案,專家指出,強化「科技執法」才是核心,投資人也應該充分了解後再進行交易。(路透)

〔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加密貨幣頻傳詐騙案,雖然較具規模的交易所持續精進風控措施、或進行教育推廣,但仍難防詐團花招百出。專家指出,除需金管會強化機構、個人幣商法規監管外,台灣區塊鏈大學聯盟理事長彭少甫認為,強化「科技執法」才是核心,投資人也應該充分了解後再進行交易。

落實交易所KYC 個人幣商應納管

近幾年海內外加密貨幣詐騙頻傳,部分是交易所惡性事件,也有些是遭詐團利用,手法其實與傳統詐騙形式相似。但近期除ACE交易所創辦人潘奕彰涉入詐騙案、不法獲利超過二億元,總統大選前夕也破獲虛擬貨幣賭盤、央行示警GameFi(遊戲化金融)風險等,都顯示虛擬資產普及化還有漫漫長路跟諸多阻礙。

金管會有意納管個人幣商,台北地檢署檢察官姜長志表示,近幾年加密貨幣詐騙案越來越多,部分案件金額破百萬、甚至更高,因銀行KYC(客戶身份盡職認證)越來越嚴謹,詐團要利用人頭帳戶困難,因此改由車手、個人幣商轉手加密貨幣,使詐騙案越發難以追查;雖然檢察單位開發追蹤幣流的技術,但核心仍是金管會要強化交易所KYC、個人幣商納管。

應給司法、警政體系更多資源

現行虛擬通貨產業需先簽訂金管會洗錢防制法遵,姜長志直言,法遵聲明沒有刑責、個人幣商也不在監管之列,都會遭到詐團利用,流向也無法追查;而因新科技日新月異,現有許多檢察官「自費」學習加密貨幣知識,政府應給司法、警政體系更多資源挹注,才是最實際的防詐作法。

不少本土交易所設有實體門市,門市人員也成防詐第一線,不過詐團常魔高一丈。彭少甫建議,投入加密貨幣交易前務必謹慎,宜從市值前二十大的主流幣開始,而非輕信高報酬話術、投資名不見經傳的高風險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