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電子代工〉新興運用穩定需求 電子供應鏈重組待磨合

2023/10/22 05:30

在全球「China+1」的趨勢下,在中國的台廠尋求海外建廠,以免喪失訂單。(路透)

記者方韋傑/專題報導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旗下產業顧問魏傳虔表示,全球資通訊產品目前大致可分為成熟度較高的資通訊產品,以及5G、AI、車用、低軌衛星等新興應用產品等兩大領域,在過去2年多的疫情期間,遠距需求帶動成熟度較高的產品如筆電、桌機出貨成長,創造新一波學生、銀髮族使用者,預期未來2、3年仍存在換機需求。

但是,魏傳虔也直言,成熟度高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未來幾年的年成長率不過2%、3%,困難之處在於台廠多為代工,訂單量取決於終端品牌商;而對於成長空間較大的新領域,台鏈痛點則在於人才掌握程度仍相對不高,投入研發、概念驗證所花費的時間較長,倘若太依賴與品牌商合作,未來可能又會落入成熟產品所遭遇的困境。

魏傳虔說,中國工資上漲、產業生態趨於嚴峻所形成的推力,加上客戶在地緣政治壓力下要求產能轉移所構成的拉力,讓台廠需要在爭取客戶、成本配置上找尋平衡點,因為客戶端基本上都有政治考量,若想進入美國市場,就需要脫離中國生產,無論是成熟、新興應用產品,在產線徹底完成轉移前,都還有相當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影響未來發展。

台廠海外建廠 仍應留意投資風險

市調機構集邦分析師陳虹燕也提到,在全球「China+1」的趨勢下,讓原本在中國具備生產基礎的台廠需另闢其他地區的產線,以避免喪失客戶訂單。然而,除了海外投資金額大之外,舉凡車用產線還存在認證繁複費時的問題。因此,只利於較具規模的集團型公司尋求海外建廠。

陳虹燕觀察,台廠為了成本、利潤考量,多選擇勞力、土地成本較低廉的國家,但除了要熟悉當地法規、以求建廠效率外,文化與風俗習慣等差異則影響當地產線管理與人員訓練,要如何在異地文化下保持生產效率與品質就成為挑戰;此外,若原本配合的供應商不願相隨,台廠就要在第3地尋找替代供應鏈,磨合則會是另一項難題。總體來看,儘管全球原廠設計委託、電子製造服務前景向上成長,台廠仍應留意投資風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