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電子代工〉電子代工轉型 挑戰美中品牌大廠

2023/10/22 05:30

2023年第二季全球前10大IC設計公司排名2023年第二季全球前10大IC設計公司排名

記者方韋傑/專題報導

AI伺服器引發的強勁需求,台廠EMS、ODM轉型,已對美國惠普、中國聯想的品牌商地位逐漸形成挑戰。圖為和碩。(資料照)AI伺服器引發的強勁需求,台廠EMS、ODM轉型,已對美國惠普、中國聯想的品牌商地位逐漸形成挑戰。圖為和碩。(資料照)

電子製造服務(EMS)和原廠設計委託(ODM)產業的商業版圖正在重塑,根據供應鏈觀察,背後的原因除了美中地緣政治影響範圍一再擴大外,另一個重要的推動力在於AI伺服器引發的強勁需求,儘管產業鏈版圖變動並非一蹴可及。但市調分析認為,台廠如廣達(2382)、緯穎(6669)一再完善旗下系統整合方案,已對美國惠普、中國聯想的品牌商地位逐漸形成挑戰。

台廠旗下系統整合方案 可望挑戰惠普、聯想品牌商

歐系研調機構「市場研究(Research and Markets)」最新報告顯示,全球電子製造服務、原廠設計委託等代工行業,在歷經2017年至2022年的版圖擴張後,2023年至2030年也將持續成長。其中,消費性電子、PC等應用是助攻代工產業鏈向前邁進的關鍵要角,今年起至未來7年,全球電子代工的平均市場規模將從627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元)成長到1,400億美元(約新台幣4.5兆元),年均複合成長率約9.6%。

換句話說,儘管電子供應鏈自2022下半年進入了至少長達1年之久的庫存去化階段,過程中除了面臨疫情紅利消退、通膨抑制市場需求等負面因素衝擊外,長期來看,出貨衰退僅是短期瓶頸,前途仍然光明;報告中提到的利多因子除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PC整體出貨量與全球普及率仍在提升,也包括智慧物聯網、資料中心、智慧工廠、服務機器人和搭載人工智慧機器設備的全球規模不斷擴大,都為全球電子產業生態系的規模增添穩定性。

而在全球供應鏈中,受點名看好前景的台廠,皆具備聚焦車用電子、智慧醫療與5G電信、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條件,包括廣達、緯創(3231)、英業達(2356)、和碩(4938)、仁寶(2324)及金寶(2312),還有鴻海(2317)等。

美資料中心市場規模 年均複合成長率約4.27%

由於各界現階段相當關注AI伺服器產業前景,「市場研究」同時也點出,美國大型資料中心的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556.8億美元(約新台幣1.8兆元)成長至715.5億美元(約新台幣2.3兆元),年均複合成長率約4.27%;同一期間,歐洲地區市場規模則預估從284.2億美元(約新台幣9,141.8億元)成長至396.9億美元(約新台幣1.27兆元)。

值得一提的是,有鑑於伺服器市場需求從傳統解決方案加速轉向,鎖定高效能運算與關鍵任務型解決方案,美商惠普、戴爾、思科以及中系聯想等皆致力於強化軟硬整合實力。對於廣達、緯穎等台廠而言,由於長期為了客戶軟體需求而精進硬體兼容性,已具備相當程度的設計技術量能,現在等於遇到擺脫間接供應終端客戶的大好時機,可望進一步躍升其系統整合地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