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新創公司開拓企業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商業模式。
(記者靳昌玲攝)
記者方韋傑/專題報導
人工智慧新創公司透過併購、合作案強化版圖佈局,獲利來源從企業間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進行交易(B2B),轉往開拓企業直接對消費者的商業模式(B2C),而從消費市場、數位與人工智慧的發展軌跡、台灣品牌發展生態的3個面向來看,整體市場建立「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品牌(D2C)」之商業模式的需求也在提高。
零售產業 分析顧客是關鍵
從整個消費市場來看,在疫情驅動下形塑而成的數位新世界,能吸引注意力就是商機。因消費者的目光、時間、行為被各種數位服務切割得十分破碎,如何透過更智慧的方式建置D2C商業模式,成為許多企業都必須關注的議題,尤其是將產品服務販售給廣大消費者的產業,例如零售、電商、服務業等。
而從數位與人工智慧的發展軌跡來看,現在大多數企業主已經知道人工智慧能如何自核心事業向外延伸,且成本上也在商用採購可以接受的程度,關鍵在於活化手中既有的資料,並整合線上線下四散的數據,都成為現在企業主經營直客、優化營運模式所邁進的大方向。
對台灣的品牌生態轉變而言,不論是電子業、零售或傳統製造業,過去在全世界供應鏈站穩位置,比較不需要在前線面對消費者。現如今情況改變,疫情帶來了斷鏈、短鏈,多數企業都要開始經營自有品牌、找尋直客,必須掌握顧客的足跡、旅程,收集在同一個顧客數據平台裡面,才能加以分析。因此,現在幾乎所有企業都搶進第一手資料,開拓企業直接對消費者的商業模式。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