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協⼒在地發展 風電產業在地化、促進在地就業

2022/05/31 05:30

風機已成為台中高美溼地風景。(資料照)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環保署於今年4月提出環評修正草案,現行規定風機只要距離民宅250公尺外就不需要環評,預計將加嚴至500公尺。環保署雖表示,250公尺還是可能對周邊居民帶來噪音、眩影等影響,但實際訪談在地居民,桃園大潭里彭明聰里長受訪時表示,大潭電廠附近的風車對社區居民的生活沒有影響,在地方上至今也尚未聽過反對的聲音;台中大安龜壳里洪正義里長也表示,附近的風車運轉對於地方並沒有產生影響。

丹麥風機商維特斯台灣公共事務資深經理張雅惇表示,陸域風機採取分散式點狀設置,因為與工業區、社區的距離短,開發過程更需要徵詢周邊居民的意見;「實際上台灣的開發業者從選址開始,到實地評估、申請環評到正式開工,均需依照規範舉辦說明會,參與的居民可以充分表達意見,針對疑慮充分溝通」。

運轉不影響日常生活 居民放下成見

張雅惇說,面對所謂噪音、眩影的疑慮,開發業者都會積極面對處理,許多案場周邊的居民在開發初期,可能因為對風機運作不了解而抱持著疑慮,但最後都證實日常生活未受到影響,轉而放下成見;她強調,現在大多數業者都很積極以多元的方式投入風機與社區友善的配套措施,與在地社區建立長期夥伴關係,包含與社區合作成立以風電為主題的環境教育中心、成立地方子弟的獎學金、贊助社區的公共活動,協助維修地方遊憩空間等,用心看得見。

張雅惇表示,陸域風電在台灣發展已經有20年,苗栗後龍好望角、台中高美溼地等,因為設置風機而成為打卡熱點,吸引許多遊客駐足拍照打卡,帶動周邊的經濟效益。而風場長達20年的生命周期,當中所涉及的維護及運轉工作,也為地方帶來許多長期就業機會。

近期媒體常見企業反應買不到綠電的問題,張雅惇表示,最近的確很多企業來詢問於廠區內設置中大型風力機組的作法,然皆因申設流程繁瑣、開發時間長而卻步,對此她也建議,政府單位可參酌離岸風電作法,對於港區或工業區等有大量綠電需求、同時也有較充分空間的區域,集中規劃出「綠燈區」,並輔以較為簡便的申設流程,引導開發業者往該區開發。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