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綠能目標仍重要 歐洲風機商:期望明年政府業者溝通協調

2022/05/31 05:30

台電風機維修員,高空作業時需穿上重達6公斤的防墜裝備等個人安全防護器具進入塔架底部,搭乘僅容2人的簡易升降梯到達近70公尺高的風機機艙。(台電提供)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環保署預告修正風機開發環評規定,引發外界關注。德國艾納康台灣總公司董事總經理Bart Linssen表示,在國際淨零排放的趨勢下,台灣產業能否有充足的綠電非常重要,政府目前在綠電整體目標上需要加速,因此像陸域風機這種較容易達成的小目標,不應該有過多限制,政府應儘速與業者進行協調。

台電風機巡修專門團隊,隨時要待命全副武裝爬上近70公尺高的風機,在高空中為民眾守護風力發電,堪稱地表最「高」維修員。(台電提供)

Bart Linssen提到,台灣距離2025年再生能源20%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為了達成相關目標,不應該「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除了離岸風電、太陽光電外,陸域風機2025年1200MW的目標仍有機會,若大目標的進度不足,有機會的小目標更應該把握。

Bart Linssen認為,台灣周邊海域擁有發展風力發電的有利條件,但陸域風機部分,因地狹人稠會產生限制,目前國際環評距離規定雖多在400公尺以上,但台灣在產業型態、人口數量、地域面積有其特殊性,不應該直接「照搬國際」,反而會造成在地開發的困擾。

鼓勵陸域風機設置 歐洲各國陸續取消環評

Bart Linssen表示,雖然美國、英國、德國的距離規定較嚴格,但是因為有著較大的國土面積可供開發,而國土面積較小的丹麥,人口數僅有台灣的四分之一,對都市發展程度高、人口高達2300萬、又是半導體產業為重的台灣來說,這些國家的規定未必適用;他說,歐洲的趨勢是陸續取消環評,以鼓勵陸域風機設置,比利時、荷蘭等國家,甚至在高速公路、鐵路、工業區、港口也都允許開發陸域風電。

Bart Linssen強調,近年政府大力推廣綠色再生能源,除了淨零排放的核心目的之外,綠能產業的發展也逐漸形成一條綠色供應鏈,許多國際科技大廠都是「RE100」的會員,不只本身採購綠電,也要求供應商使用綠電能源,沒綠電可用將導致台灣廠商在國際上很難具有競爭力。

Bart Linssen說,依據歐洲商會的研究,在台灣工業區周遭環境,估計仍有最少3GW的潛在的風電容量,若2025年順利達標,約等於12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量,但台灣陸域風電開發最大的障礙,就在於找尋能快速取得許可的場址,因此政府應全力支持相關產業發展綠電,而不是設下更多限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