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亞太自由貿易路徑

2021/10/04 05:30

2020年APEC領袖視訊會議後提出「2040年APEC布城願景」,期許亞太地區持續推動自由貿易區。(路透資料照)

■魏錫賓

亞洲是全球經濟成長最迅速的地區,出口又是其中多個國家的成長動力。在中、台先後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後,區域整合的政治味雖更為濃烈,但對經濟的影響更為直接;圖謀國際市場的算計,仍要以數字比出高下。

CPTPP生效 關稅調降助攻

CPTPP在2018年12月30日生效,11個會員國中雖仍有3國未完成國內法定程序,但已開始運作,高標準的貿易自由化,也正改變貿易的方向。保護農業最力的日本,是牛肉進口大國,進口牛肉關稅稅率原為38.5%,在生效第一年就降至27.5%,並將分15年降至9%;同為CPTPP會員的日本與澳洲在2015年就簽訂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當時日本僅同意2028年後牛肉關稅最終降至23.5%。

在降稅助攻下,根據加拿大政府統計,CPTPP生效後的10個月,牛肉出口就較前一年同期增加了69%。在其他農產品及紡織等傳統產業方面,也都開始發生作用。廠商的競爭策略雖能隨外在環境而調整,不過,若處於未能進到整合體中的國家,終會是限制與劣勢。

FTAAP進展緩慢 仍有締約機會

亞洲除CPTPP及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外,亞太經合會(APEC)另提出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雖然困難重重、進展緩慢,但三大組織會員重疊,並非完全沒有合縱連橫後的締約機會。

APEC有21個會員國,包括澳洲、加拿大、日本、紐西蘭及美國等5個已工業化國家。1994年APEC領袖在印尼茂物(Bogor)集會宣誓,將採取「亞太地區自由開放貿易與投資的長期目標」,當時設下的期限是不晚於2020年。這一目標,後來被稱為「茂物目標」。

20餘年匆匆就過,透過雙邊貿易、區域貿易協定的簽署,亞太國家間的關稅持續降低,但距離自由開放仍有距離。在APEC每2年一次的評估中,先後提出的問題包括自由化程度不均衡,農業關稅仍高、非關稅措施持續存在,海關程序(貿易時間)、政府採購、競爭政策、監管改革、知識產權都有阻礙,且有跨境資訊流動限制、貿易救濟的使用增加、與衛生及植物檢疫措施相關的貿易問題。

台灣零關稅項目約3成 進口商品逾70%

2020年底APEC公布茂物目標的最終評估報告,指出平均最惠國關稅從1994年的13.9%,降至2019年的5.2%,但在2010年就已降到5.8%,近10年趨停滯。2019年零關稅的產品項目已占48.5%,新加坡與香港全部零關稅;不過,會員國執狀況不一,像台灣零關稅產品項目僅約3成,可是零關稅進口商品已占進口額70%以上。

關稅並非貿易唯一問題。新加坡雖然零關稅,可是美國不滿其摩托車依排氣量分級的道路稅及附加註冊費,認為這樣會阻礙重型摩托車的進口。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2018年一項調查發現,日本企業與貿易夥伴已利用自由貿易協定優惠的比例不及50%,對澳洲甚至僅約27%,主要原因是取得原產地證明的成本太高。

影響貿易方向的原因很多,但是根據APEC統計,會員國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國家間的出口比例從1994年的23%,提高至2018年的50%,進口亦增加約26個百分點;原因雖可能是自由貿易協定促成貿易的增加,也或許是原未簽協定國家,亦簽了協定而增加了進出口金額,但不管為何,都反映貿易整合的國際趨勢。

亞洲國家外貿競爭激烈、國家發展程度不一,彼此關係格外複雜,可是2020年APEC領袖仍在馬來西亞的會議後提出「2040年APEC布城願景」(APEC Putrajaya Vision 2040),將朝向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前進,雖又是一個20年的目標, 但時間過得很快。非關稅障礙難以估算,可是關稅效果能以數字清楚分析,不管區域整合路徑為何,主管機關都應該讓大眾瞭解更多受影響產業的資訊。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