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觀測站》成為「護國神山」的必要條件

2021/01/20 05:30

(記者洪友芳攝)

台積電(2330)上週法說會公布2020年營收1.33兆元、毛利率達53.1%,同時大幅提高2021年資本支出至250億~280億美元(約7000億~7800億台幣),帶領台股持續上攻,「護國神山」地位難以動搖。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日前表示,「護國神山應該多幾座,不能只有一個台積電」;他也期許鴻海集團,「不一定是趕上台積電,最起碼看到台積電的方向盤」。

郭董的說法沒有錯,「護國神山」當然是愈多愈好,但要成為「護國神山」卻不容易。台積電之所以被稱為護國神山,不是因為營收或股價,而是台積電對實體經濟的貢獻;國內有不少企業營收高於台積電,股價也非台積電最高,但台積電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貢獻遙遙領先;以2019年為例,台積電營收1.06兆元,創造附加價值近7500億元,占全國生產面GDP約4%。

相較之下,鴻海營收約台積電的4、5倍,對GDP的實質貢獻僅約其10分之1。何以如此?因為台積電的產能絕大多數在國內,大部分投資及僱用人力都在台灣,所以對GDP貢獻相當大;而鴻海集團多數產能在海外,儘管營收遠高於台積電,但對台灣GDP的貢獻主要來自三角貿易(國內接單、海外生產)淨收入,當然不如台積電。

更何況,台積電將絕大多數產能留在國內,帶動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聚落,提高我國半導體產業優勢,就連荷商艾司摩爾(ASML)都選擇來台設立極紫外光(EUV)全球技術培訓中心。試想,若台積電不在國內生產,台積電對GDP的貢獻還會這麼高嗎?台灣半導體產業還會有如今盛況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因此,想要成為下一座「護國神山」,「在台生產」應是必要條件之一。(鄭琪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