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曾放話要併購聯發科,財大氣粗的發言,被稱為「半導體土豪」。(路透)
「護國神山」台積電股價一飛沖天,而過去曾放話要買台積電、聯發科的中國紫光集團卻陷入財務危機,近期債券價格崩跌7成、爆發債務違約,繼武漢弘芯爛尾收場後,中國發展晶片再受重挫。事實上,弘芯、紫光走到今天這一步並不令人意外,從共享單車、咖啡到晶片等,這些中企玩的都是同樣的套路,就是先砸錢創造出美麗泡沫,再上市吸金「割韭菜」,沒幾年泡沫就破滅了。
紫光集團號稱「中國半導體國家隊」,2015年挾著龐大資金準備併購台灣半導體產業,當年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曾放話要併購聯發科,「因為我們錢多嘛!」他更公開施壓台灣開放投資半導體,「台灣既然不讓我們投資,我們就禁止在台灣生產的產品在中國銷售。」所幸,當年馬政府欲開放中資入股IC設計被擋下,紫光2015年底宣布收購矽品、力成及南茂各25%股權也以破局收場。
趙偉國曾形容自己「就像一隻餓虎」,但財大氣粗的發言,被稱為「半導體土豪」。然而,半導體雖是「資本密集」產業,也是「技術密集」產業,不是「財大」就可以「氣粗」,若技術與人才無法提升,砸再多的錢也沒有用。近來中國半導體醜聞連環爆,爛尾、詐領補助、債務違約等頻傳,顯然中國靠著砸錢、竊密、挖角等方式,難以達成晶片自主化目標。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日前坦言「台灣晶片製造世界第一」,而台灣半導體產業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不斷投入研發與人才培育,如今半導體產業已成為台灣的「矽盾」,如何強化「矽盾」,除了企業繼續提升實力外,政府也要有正確的產業策略。試想,若當年紫光如願併購台積電、聯發科等,現在兩岸半導體產業會是何種局面?台灣還會有「矽盾」嗎?台股還能衝上歷史新高嗎?(鄭琪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