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司法話題〉董監事任期已滿 還等不到訴訟判決

2020/09/06 05:30

大同股東會公司派強硬刪除逾半出席股數投票權,市場派怒批目無法紀。(資料照)大同股東會公司派強硬刪除逾半出席股數投票權,市場派怒批目無法紀。(資料照)

記者陳慰慈/專題報導

為能拿下經營權,國內不少公司在股東會期間都上演表決大戰,一旦拿下過半董事席次,才能確保自己人順利當選。而除了在股東會各出奇招突襲對手,甚至還把戰場從商場延伸到法院,持續進行攻防,但畢竟訴訟曠日廢時,往往在法院判決定讞前,新任董監事任期就早已期滿。

政勤法律事務所律師黃瑋如指出,每年5月的股東會時間,往往是各公司上演經營權爭奪大戲的時候。無論是公司派或市場派,無不在事前戮力進行沙盤推演,企圖在股東會的戰場上,達到己方的目的。佔有主場優勢的公司派,目的當然是避免市場派股東節外生枝;而挾帶一定股權優勢的市場派股東,也多半在會中極力爭取時間,以求精準的行使表決權,取得一定的重要席次,進而爭取公司經營權。

黃瑋如表示,在經營權爭奪的過程中,股東會決議是否有效、議事規則是否遵循、主席是否違法濫權等等,往往都會是公司派及市場派雙方爭執的焦點。過往許多經營權爭奪的案例,處於劣勢之市場派會提起股東會決議無效或撤銷之訴,然而訴訟程序冗長耗時,緩不濟急,可能董事任期已滿,仍等不到法院的確定判決,這也是公司派寧願違反議事規則成為被告,也要杯葛市場派股東行使表決權,以求固守既有江山的原因。正因訴訟程序曠日廢時,市場派除了提起訴訟之外,多半也會同時向法院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請求法院禁止非法選任的董事行使職權,或進一步聲請選任臨時管理人管理公司。

大同兩派鬥法判決 尚未定讞

近期最眾所矚目的股東會紛爭,就是大同公司派與市場派的「鬥法」。6月30日大同公司股東會登場,公司派以「企業併購法」第27條規定為由,強硬刪除逾半出席股數投票權,連電子投票票數也全刪,結果拿下全部6席董事、3席獨董席次;市場派的三圓建設董事長王光祥會後怒批,大同公司派「目無法紀」,反制向經濟部提出召開臨時股東會的申請獲准。

但早在2017年5月,當時大同市場派龍頭欣同公司,不滿公司派剔除他們的董事候選人資格,向台北地院提出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之訴,高等法院去年10月判當天股東會決議無效,此案目前還在最高法院審理,判決尚未定讞。

長榮撤銷股東會決議 弟弟派敗訴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於2016年過世,長榮老二張國明、老三張國政等人認為大哥張國華被老臣柯麗卿蒙蔽,不滿柯續掌集團主要控股公司長榮國際董事長,去年向台北地院提出撤銷股東會決議訴訟,二審今年7月判「推選柯麗卿為長榮國際董事長」的決議有效,仍可上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