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口罩總動員〉需求突失控 口罩亂後現象急追蹤

2020/02/17 05:30

康那香展示生產醫療級口罩的各類型不織布。 (記者楊金城攝)

記者楊雅民/專題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薄薄一片的口罩一夕間成了搶手貨,一「罩」難求,最近大家見面互相問候語不是「吃飽沒?」,而是「買到口罩沒?」,「以前是戴口罩搶錢,現在是帶錢搶口罩」。

根據經濟部估算,台灣原本每日口罩需求量約248萬片,包括國產130萬片和進口118萬片。2003年爆發SARS疫情時,每日口罩需求量攀升至412萬片。不過過去10多年來,台灣口罩產業並不景氣,真正有生產的廠商只有66家,以國內生產不織布及口罩的恆大(1325)來說,SARS發生時,當年雖然股價受惠一飛衝天,連續漲停超過10根。但那年結出來的獲利,每股稅後盈餘不到1元,這幾年獲利表現也是平平,毛利率約10-20%左右。

技術門檻不高 難敵中國低價競爭

國內口罩前三大廠的華新醫材董事長鄭永柱就表示,口罩生產技術門檻不高,僅需將專業機器、原料、人工備齊即可開始生產,2003年SARS過後,台灣口罩廠一口氣增至4、50家。但之後難敵中國低價競爭,營運規模只能小而美,目前台灣口罩廠多數是家庭式的中小型加工廠,不然就是主打日本和英國等外銷市場的高附加價值的醫療級口罩廠。

中國進口一片單價0.57元

根據經濟部貿易統計資料,台灣去年自中國進口的一般醫療口罩高達3.99億片,佔進口的口罩比重近9成,但總金額僅754萬美元(新台幣約2.3億元),相當於1片價格僅0.57元。而國內自己廠商生產的口罩,外銷則以日本為主,去年出口至日本的醫療口罩達1.2億片,出口總金額為673萬美元(新台幣2.05億元),相當於1片1.69元。

這個數字顯示,台灣廠商若供內需市場,拚量拚價都拚不過中廠,只能外銷謀生路,否則就得像現在還能活下來的台廠,透過研發能量,開發特色產品、專利產品,走出自己一條路。

口罩產能建置 關鍵在機台

其實台灣不缺口罩產能,業者就說,很多機台根本就封著沒用,但一下子因疫情需要增加60條生產線,機台是最大的問題,因為競爭激烈,國內只有11家口罩設備廠,且多拚外銷,根本沒太多機台供應國內,關鍵零組件還要看歐美廠商臉色,後來在政府全力協助下,廠商配合全力趕工,60條產線才能在1個多月內陸續建置完成。

過去大家對口罩可能不熟悉,但經過此「疫」,口罩依功能大致分為一般醫用或外科口罩、N95口罩、PM2.5口罩、活性碳口罩、布、海綿口罩及工業用的無塵室口罩,相信民眾多有了解,而且經過多起網路謠傳後,「衛生紙、衛生棉原物料拿去做口罩,將造成衛生紙、衛生棉大缺貨」,大家也清楚口罩原料非常單一,就是不織布,且台灣產能充足,不需擔心。

電子大廠都下海做 恐成紅海市場

但口罩短缺,已造成台廠在中國的生產基地難以復工,全球供應鏈產生斷鏈風險,現在連鴻海都要自己生產口罩,日產達200萬片,中國的三大車廠、還有中國石化,也打算投入生產行列,難怪國內業者擔心,一旦疫情趨緩,口罩產能過剩,恐將迎來「崩盤價」,口罩業將面臨史上最慘烈「紅海市場」,業者在幾個月過後,將有一場硬仗要打。

口罩#台廠#

武漢肺炎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