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純網銀考驗 2年後才開始

2019/07/31 05:30

純網銀三家團隊比較

目前資本額僅100億元

股東最慢3年面臨「掏錢增資」抉擇

記者李靚慧/特稿

歷經近半年審查,金管會終於公布純網銀審查結果,一如市場先前猜測是「人人有獎」;先且不論過程中,各方勢力如何角力,但打著「普惠金融」大旗的純網銀「燒錢競賽」才要開始,資本額僅一百億元的純網銀,估計最快第二年、慢則第三年,股東們就得面臨「掏錢增資」的痛苦抉擇。

先前為了爭搶三選二的純網銀執照,除了純本土股東組成、打著「國家隊」旗號的「將來銀行」,被視為可穩拿到保障名額外,來自日本的樂天集團及南韓的LINE,更不斷對台「釋放利多」,宣示配合政策動作未停。

為了爭取出線,樂天國票團隊去年底就釋出「不排除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且將在台複製「樂天生態圈」;LINE則派出財務長黃仁埈擔任台灣LINE Bank董事長,宣布在台建置IDC(網路數據中心),讓所有資料落地儲存,上週還宣布「LINE訊息查證」平台正式上線,全力配合政府打「假」。兩家業者都積極展現「愛台」決心!

這三組團隊看似聲勢浩大,但卻是各有發展的優缺點。樂天在日本已有完整生態圈經驗,也有純網銀獲利模式,但「有經驗在台無生態圈」,是否能複製日本成功模式,還有待觀察;「將來銀行」結合本土資訊流、金流及物流實力,卻是「有生態圈無經驗」;在台灣擁有二千一百萬用戶的社群平台LINE,在台灣推出行動支付卻還在燒錢摸索獲利模式,可說是「有用戶還在找怎麼賺錢」。

行銷成本 最恐怖無底洞

純網銀營業前就得燒錢、營業後燒更兇。以國內首家打著原生數位銀行訴求的「王道銀行」為例,僅為了建置核心資訊系統,砸在軟硬體及人才上就燒了逾二十億元;除了初期的軟硬體投資得砸大錢外,在台灣高度競爭金融環境,行銷成本才是最恐怖的「無底洞」,且純網銀比照一般銀行,都有資本適足率要求,只要資本適足率不夠,金管會就要求增資。

目前資本額僅一百億元的純網銀,估算最快第二年、慢則第三年,股東們就得面臨「增資掏錢」的抉擇;到時候才是純網銀考驗的開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