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封面故事〉人口老化嚴重 國內外大廠佈局智慧醫療

2018/10/01 06:00

智慧醫療概念股

記者羅倩宜/專題報導

新款iPhone在9月中發表,市場反應是無甚驚奇。不過從同場發表的Apple Watch,可看出蘋果已在另一個領域鴨子划水,悄悄建起了生態系「智慧醫療」。因為人命關天,這是一個門檻極高的市場,但商機也很大,尤其在人類壽命愈來愈長的未來,勢必仰賴更多科技和人工智慧來照顧我們的健康。

AI醫療保健產值 2026年達200億美元

智慧醫療的定義廣泛,從問世十幾年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將數據自動回傳醫院的血壓機、到基因合成學借助AI及機器學習,能快速編寫DNA序列,製造生物藥劑來治療疾病等等。國際大藥廠默克9月份來台出席工研院產業創新論壇時就估計,目前光是與AI相關的醫療保健產值,全球約6億美元,2026年將達200億美元;而AI不過是智慧醫療的一小塊領域。

人類面臨的醫療窘境,已迫在眉睫。美國研究指出,每位護理師照顧的病人數,和病人死亡率呈現正相關:護理師每多照顧一名病人,病人住院30天的死亡風險增加7%。

Watch升級 智慧醫療邁開大步

在種種背景下,智慧醫療是必然之勢;因此全球廠商不論其專長是通訊、機械、製藥或3C,都在積極投入,蘋果當然也不缺席。9月發表的Apple Watch,能支援心律檢測及手腕感應,這讓穿戴裝置邁了一大步,從以往只能記錄心跳幾下,升級到可監測具有醫療價值的心律狀況。

蘋果不只推出上述的硬體新功能,也在建構生態系。去年它和史丹佛醫學中心合作啟動「Apple Heart Study」計畫,透過Apple Watch收集自願者的心律大數據。今年又與全美逾90家醫院簽約,病人可透過手機看到自己的醫療紀錄,落實病歷帶著走。若成效良好,未來很可能產生滾雪球效應,擴及更多醫療機構。

蘋果結合生態系 複製到醫療領域中

硬體和生態系雙管齊下,是iPhone當初成功的關鍵,在販賣手機之外,也邀軟體開發商、音樂擁有者一起賺軟體財及服務財;因為功能到位,iPhone因此又賣得更多。這種成功模式,複製到醫療領域,恐怕也只有蘋果做得到,畢竟iPhone和Apple Watch的使用者夠多且黏性夠強。勉強要替蘋果找對手,或許在智慧家庭的後起之秀Amazon有機會,可惜目前羽翼未豐,畢竟智慧音箱普及率仍不如手機;且Amazon與醫療體系的連結尚未建立。

高齡化社會來臨 國內廠商加快腳步

在國內,也有不少智慧醫療的案例正在起步,例如智邦(2345)與北榮合作、宏達電(2498)與萬芳醫院合作的遠距照護、麗臺(2465) 打造「AI人工智慧+大數據+遠距照護」智慧醫療體系、可成(2474)轉投資的醫院藍芽傳輸、上銀(2049)的手術及復健機器人等等,各自在硬體、平台、通訊、及整合服務上百花齊放。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醫病關係緊張、醫護人力缺口逐年擴大,讓智慧醫療的迫切性更加提高,但廠商單靠自己的努力研發創新無法解決。智慧醫療還面臨法規、人道等多方面的挑戰,須要政策規範以及友善的發展環境,才能建立起新舊整合的供應鏈。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