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線上購物割喉戰--顧客篇> 10次購物有4.5次網購 年輕族群最愛買

2018/05/28 06:00

電子購物業之銷售商品結構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PChome商店街在今年5月8日宣告正式下櫃私有化,外界大多認為這是與蝦皮第一波「免運」衝突結果。( 資料照)

數位經濟時代,網路購物日漸普及。根據國發會調查,2017年有59.2%網友曾於網路購物,近3成每月下單一次;由於台灣網路人口高達1,738萬人創下新高;換言之,台灣幾乎每2人就有1人曾在網路上購物。

每2人有1人網購 近3成每月下單

根據國發會「2017年個人家戶數位調查」,網路購物是12歲以上網路族參與數位經濟的主要方式之一。過去1年,61.3%曾透過網路查詢商品評價或比價,59.2%曾於線上購物;至於方興未艾的行動支付,每100人次已有10人次體驗。

調查指出,網友透過網路購物,以每月1次最常見,比率達27.7%,甚至有1成每週下單,更有1.1%每天都在網路下單。若按區域分析,北部縣市網友透過網路查詢商品和比價的比率最高,達60.4%;有網購經驗者,則以東部縣市的62.4%較高。

網購頻率逼近實體購物 高學歷接受度較高

調查也發現,社會經濟身份差異影響網路經濟活動的參與,例如,教育程度越高者,從事網路經濟活動比率越高,研究所以上學歷者,近1年有83.1%透過網路查詢商品與比價,82.6%曾網路購物,65.7%使用網路金融,18.7%使用行動支付,明顯高於其他學歷,是對電子商務接受度最高的族群。

事實上網路消費行為透過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的調查也可一窺究竟。MIC指出,台灣網友日常購物頻率中,整體網購頻率已逼近實體購物,10次購物行為中,約有4.5次透過網購通路,其中21至45歲族群網購頻率又高於整體平均。

每人每年網購2.6萬 年輕族群黏著度高

此外,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平均每人網購金額2萬6,487元,略低於2016年的2萬7,715元.主因具備財力的41~55歲族群,2017年消費金額有減少的現象;但26至40歲族群網購次數則較往年增長,消費金額也上升。MIC分析,顯示中年人網購習慣與黏著度不如年輕族群,因此容易出現網購金額、頻率不穩定的現象。

另外,根據MIC調查,網購族對「送貨速度」有不同期待,23.5%待24小時內到貨,以36至55歲比率最高,而最多數(62.2%)則期待2至3天。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曾進行跨境網購的網友,年均消費金額為1萬6,378元,較2016年的1萬5,535元增加5.4%,其中26至35歲是最主要族群。至於跨境網購族最青睞的網購平台,以淘寶、天貓商城占69.5%排名第一;日本樂天占19.3%居次;日本Amazon占17.9%排名第3,國外電商對國內電商形成不小威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