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跟隨台積電在德勒斯登設廠 台灣供應鏈廠商歷盡艱苦

2025/11/19 17:13

《紐時》報導,台積電在德國東部德勒斯登設廠,跟進的台灣供應商在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圖為2024年8月20日歐積電舉行動工典禮時,德國薩克森邦總理Kretschmer(左起)、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及時任德國總理蕭茲鏟土的情景。(路透檔案照)《紐時》報導,台積電在德國東部德勒斯登設廠,跟進的台灣供應商在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圖為2024年8月20日歐積電舉行動工典禮時,德國薩克森邦總理Kretschmer(左起)、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及時任德國總理蕭茲鏟土的情景。(路透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紐約時報》報導,台積電與歐洲多家晶片製造商合資在德國東部薩克森自由州首府德勒斯登(Dresden)設立的新晶圓廠(歐積電,ESMC),預計在2027年投產,但歐積電能否及時投產,部分得取決於來自台灣的化學和設備製造商的支持,但許多關鍵供應商表示,他們在跟隨台積電赴歐設廠時面臨諸多問題,使他們在過程中歷盡艱苦。

歐積電的投資規模約100億歐元,一半資金來自德國政府補貼,除了台積電,3大股東為博世(Bosch)、英飛凌和恩智浦半導體,該廠預計2027年投產,當地官員希望藉此將當地打造成「薩克森矽谷」。

但歐積電能否及時投產,部分得取決於來自台灣的化學和設備製造商的支持,但許多關鍵供應商表示,他們得適應歐洲複雜的審批程序、勞工和環保法規、語言障礙、以及如何讓當地員工適應外國公司文化等問題。

近20年來,為台積電的晶圓廠建造輸氣管道的台灣和淞科技(TPC)德國子公司的台籍執行長West Tu表示:「出國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Tu執行長對此深有體會,因為5年前當台積電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時,他在COVID-19疫情最高峰時就搭乘幾乎空無一人的飛機飛往鳳凰城,在當地設立了和淞科技的子公司,也就是現在的Propersys。2024年5月,他在當地買了房子,準備在美國西南部定居,但老闆卻叫他轉往德勒斯登。

在德國,和淞科技面臨了各式各樣的問題,包括簽證文件、語言障礙,以及如何讓當地員工適應外國公司文化。對於任何1家進行海外市場的公司來說,這類問題並不罕見,但這些小插曲會為滿足半導體廠商的嚴苛要求帶來額外的負擔。

對和淞科技而言,當務之急是找到既具備高技術能力又有資格在德國長期工作的人才。Tu執行長指出,他的台籍員工簽證有限期限只有3年,因此需要當地員工來維持營運。

一些歐洲工程師更傾向於在本地公司工作,而非台灣公司。台灣公司可能會要求員工前往台灣接受為期數週甚至數月的培訓,並要求員工24小時待命。Tu執行長預估,他需要招募20名本地員工,但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雇用任何1名德國員工,前來應徵的德國員工也寥寥無幾。
即使是想在德勒斯登附近租用辦公室,Tu執行長也花了8個月時間,因為外國公司可選擇的租賃地點有限。

德國官員希望歐積電的成立,能促使台積電進一步在歐洲投資,進而建立更大的半導體生態體系,並在當地創造約1萬個就業機會。與德國薩克森自由州接壤的捷克共和國也積極吸引台灣企業。台灣企業高層表示,捷克官員曾帶他們前往距離德勒斯登約1小時車程的Usti nad Labem市,介紹當地的化工產業和相對較低的勞動成本。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雖然當地的熱情很高,但現實卻充滿挑戰。負責管理台積電工程、採購和施工承包的Exyte執行長布克勒(Wolfgang Buchele)表示,在歐洲建廠的成本幾乎是在台灣建廠的2倍,而且審批過程可能會使工期延長數個月。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