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提升競爭力 彭博:擬強制中企轉移技術、採購商品或勞動力

2025/10/15 06:19

歐盟主管貿易事務的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表示,歐盟歡迎外來直接投資,但前提是必須在歐洲創造就業、在歐洲添加附加價值,並將技術轉移至歐洲。(路透檔案照)歐盟主管貿易事務的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表示,歐盟歡迎外來直接投資,但前提是必須在歐洲創造就業、在歐洲添加附加價值,並將技術轉移至歐洲。(路透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歐盟正在考慮強制中國企業若要在歐洲營運,必須向歐洲公司轉移技術,這是歐盟為提升自身產業競爭力而採取的強硬新措施。

彭博14日引述知悉這項計畫的消息人士報導,這些措施將適用於欲進入汽車與電池等關鍵數位與製造市場的企業。新規定還將要求相關企業使用一定比例的歐盟商品或勞動力,而且必須在歐盟境內為產品添加附加價值。

另一個選項則是強制外國企業與歐洲企業成立合資公司。

雖然這些預計11月公布的規定在技術上將適用於所有非歐盟企業,但消息人士指出,歐盟的實際目標是防止中國製造業的強勢實力壓倒歐洲產業。

歐盟主管貿易事務的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14日在丹麥霍森斯(Horsens)舉行的歐盟貿易部長會議後表示,歐盟歡迎外來直接投資,「但前提是必須是真正的投資」,即「要在歐洲創造就業、在歐洲添加附加價值,並將技術轉移至歐洲」,正如歐洲企業在中國投資時所做的那樣。

這項高風險的措施出現在歐洲的關鍵時刻。受到補貼的中國產品已大量湧入歐盟市場,重創歐洲產業,而北京對稀土礦物的出口限制,則可能進一步擠壓歐洲製造商的生存空間。不過,歐盟以中國一貫的保護主義手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勢必引發強烈反彈,並可能損害雙方仍具關鍵性的貿易關係。

歐盟執委會發言人芮尼耶(Thomas Regnier)表示,歐盟正在考慮多項措施,以促進強大、具競爭力並能減碳的歐洲產業。但他也強調,目前尚未對具體範圍與措施內容做出最終決定。

歐中之間的緊張關係早已升溫。歐盟近期決定將鋼鐵進口關稅提高1倍,此舉將重創中國廉價進口產品。數日後,北京便宣布將對關鍵稀土礦物實施新的出口管制,引發歐盟呼籲進一步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過去幾年來,歐盟不斷宣示要保護本地製造商免受中國衝擊。即將出爐的新規定將加速這一進程,並納入名為「產業加速法案」(Industrial Accelerator Act)的立法提案中。

報導指出,歐盟此舉等於模仿北京的作法。中國長期以來對外國企業進入其市場設有嚴格條件。同時,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倡議在歐洲及全球其他地區大量投資,藉此吸收技術知識。

歐盟執委會負責貿易政策的副主席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14日在華府的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發表談話時指出,「中國正在展示其肌肉,利用貿易相互依賴關係來獲取政治利益。」

丹麥外交部長拉斯穆森(Lars Lokke Rasmussen)在歐盟貿易部長會後也表示,歐盟應該從這些作法中獲得啟發,「我們正置身於新的環境,這不再只是『自由貿易、自由貿易、再自由貿易』,即使我們仍然支持這一理念。」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