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需求可期!台積電ADR目標價上調至400美元。(法新社)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台積電將於10月16日公布第3季財報,美國獨立投資研究機構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 發布報告表示,在台積電公布9月營收年增31.4%後,該公司美國存託憑證(ADR)目標價已被金融科技公司海納國際集團(Susquehanna)從300美元(新台幣9216元)調升至400美元(新台幣1萬2288元),意味了台積電還有逾3成的上漲空間,在人工智慧(AI)熱浪席捲全球下,預期台積電將會有更多好消息傳出。
報告說,拜輝達(Nvidia)爆炸性成長之賜,在截至6月底的過去1年,台積電的營收成長逾1倍至1050億美元(新台幣3.23兆元);而輝達在截至7月這個季度的過去1年,營收則成長10倍,達到1650億美元(新台幣5.07兆元),並有望在截至明年1月底的財年突破2050億美元(新台幣6.3兆元)。
報告說,美國AI新創公司OpenAI在2023年春季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後,市場對輝達的圖形處理器(GPU)需求才出現爆炸性成長,進而帶動輝達的營收和股價飆升,市值很快達到2兆美元(新台幣61.44兆元),但有關「AI泡沫」之說也開始形成。如今輝達市值已逼近5兆美元(新台幣153.6兆元),可能讓鼓吹AI泡沫者感到震驚。
儘管蘋果的業務占台積電營收的25%,但這家iPhone的營收成長停滯在低個位數。但蘋果對台積電的重要性在於,該公司始終要求其設備生態系統採用最新、最優秀的架構,因而推動台積電的創新。
台積電為旗艦智慧手機和5G基礎設施提供晶片,而晶片的效能和微小化對這些基礎設施至關重要。台積電的5奈米和3奈米電晶體技術節點廣泛應用於高階行動裝置和5G設備,支援下一代網路連結的全球推廣。
電晶體技術節點越少,意味了更多的電晶體被封裝在同塊晶片上;以及更快的切換速度: 電子的傳輸距離更短,進而帶來更高的時脈速度;還有更低的耗能。
如今輝達將2080億個電晶體封裝在Grace Blackwell超級晶片中,而Rubin和Feynman系列GPU預計將在2026年和2027年推出,進一步提升電晶體密度,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幾乎每年都會開發新晶片。
最近高盛、美國銀行也做出預測,亞馬遜、微軟、Google、甲骨文等大型「超大規模企業」,以及 Meta、特斯拉、OpenAI、蘋果和 xAI 的資料中心資本支出總額,將從今年的近 6000 億美元(新台幣18.43兆元)增長到 2028 年的 1 兆美元(新台幣30.72兆元)以上。
這種需求並未放緩,因為所有這些公司都意識到,向「AI經濟」的轉型建立在輝達 GPU 系統的基礎架構之上。因此到 2030 年,這個大趨勢將為輝達帶來超過 5000 億美元(新台幣15.36兆元)的收入。
花旗銀行剛剛在「AI與能源的未來」報告中更新了其產業展望,預測到2029年,全球AI基礎設施資本支出累計將達到5.5兆美元(新台幣168.96兆元),年複合成長率為56%,僅2029年就將達到2.16兆美元(新台幣66.36兆元),比2028年的1兆美元(新台幣30.72兆元)增加1倍。
台積電目前占全球晶圓代工市場逾7成市占率,以及近90%先進晶片產能,是高性能AI加速器和GPU的首選製造商,上述AI大趨勢讓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商台積電的工廠未來將「動個不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