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存底首度突破6000億美元 創歷史新高

2025/10/07 19:10

外匯存底首度突破6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資料照)外匯存底首度突破6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資料照)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中央銀行今日公布,9月底我國外匯存底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較8月底增加55.13億美元。此外,隨著台股屢創新高,根據央行統計,截至9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與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新台幣存款餘額合計已逾1兆美元,達10397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的172%,兩項數據同樣刷新歷史紀錄。

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指出,9月美元指數大致持平,主要貨幣升貶互見,對外匯存底的影響有限。外匯存底增加主要反映投資運用收益的挹注,以及9月部分交易日外資大舉匯入,導致新台幣匯價波動劇烈,央行進場調節(買匯阻升)所致。

根據金管會資料,上月外資本金匯入約90億美元,扣除股利與盈餘匯出後,央行統計外資淨匯入約45億美元。

全球外匯存底排名方面,中國以3兆3222億美元居首,日本以1兆1487億美元居次,瑞士為8928億美元,台灣則穩居全球第四大外匯存底國。

近期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要求韓國以「現金」方式支付高達3500億美元的投資款,引發韓國流動性壓力,雙方並簽訂貨幣互換協議。外界關注,隨台美談判進入深水區,台灣外匯存底突破6000億美元是否會成為談判焦點。

對此,蔡烱民回應,央行並未參與台美經貿工作小組,也未接獲任何以外匯存底支應對美投資的討論或諮詢。

他強調,台灣與韓國情況不同,台灣經常帳順差超過千億美元,長期累積海外資產約3兆美元,扣除外資持有台股的淨負債後,國人海外資產仍達1.5兆美元,其中多為企業持有,可用於對外投資,顯示資金來源充足、流動性無虞。

針對美方要求韓國每月揭露外匯干預數據,是否增加台灣央行壓力?蔡烱民表示,這屬於透明度議題,美國財政部半年公布的匯率報告中也有相關討論,台美之間保持溝通,但目前並未調整作法。

他強調,美國財政部的重點在於「是否以政策手段干預匯率以取得不公平貿易優勢」,而台灣央行的匯市操作具「雙向性」,僅在市場波動過大時出手維穩,並非單向干預。一直以來央行與美國財政部保持良好溝通,美方理解台灣的政策立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