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在2025年8月爆發一連串的示威活動,導火線是印尼政府決定調高國會議員的津貼,被民眾視為「自肥條款」。(路透)
21歲外送員之死 引爆印尼全面性示威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印尼在2025年8月爆發一連串的示威活動,導火線是印尼政府決定調高國會議員的津貼,被民眾視為「自肥條款」。原先示威活動主要集中在雅加達,但到了8月28日、年僅21歲的摩托車外送駕駛庫尼亞萬(Affan Kurniawan)被警用裝甲車撞死後,示威強度瞬間升級,並且蔓延至印尼全國,多個地方議會遭縱火,多名官員、議員的住家遭到闖入洗劫,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更召開緊急內閣會議,撤銷國會議員的若干特權與福利,希望能盡快恢復社會秩序。
這場示威最初因印尼國會議員高達雅加達最低工資10倍的住房津貼而起,據當地媒體報導,印尼國會議員每月收入超過1億印尼盾(約22.3萬元新台幣),是全國平均所得的30倍以上,且其中包含高額住房補助。但與此同時,一般印尼民眾卻正陷入生活危機,這種剝奪感激化了民怨。
據稱,印尼國會議員多達580人,月薪1億印尼盾,但一般印尼民眾平均薪資僅約310萬印尼盾(約6913元台幣)。此外,議員每個月還享有5000萬印尼盾(約11.15萬台幣)的住房津貼,引發民眾強烈不滿。
澳洲國立大學印尼研究所主任沃伯頓(Eve Warburton)向《BBC》表示:「在政府推動緊縮政策、人民普遍感到經濟不安之際,政界富裕菁英卻還能加薪,這種現象引爆了群眾憤怒,讓他們走上街頭宣洩不滿。」
更深層的結構性問題也推動了民怨,如政治貪腐、社會不平等,以及富裕階層似乎能避開經濟逆風的不公平現象。墨爾本大學亞洲研究所教授哈迪茲(Vedi Hadiz)指出:「菁英階層過著奢華生活,印尼國會議員的離譜津貼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這嚴重刺激了民眾的正義感。」
庫尼亞萬之死,在印尼全國範圍內引發了廣泛的憤怒和抗議。圖為示威者拿著庫尼亞萬的畫像。(法新社)
印尼身陷反政府情緒
8月28日發生的庫尼亞萬之死,更在印尼全國範圍內引發了廣泛的憤怒和抗議,使抗議蔓延至印尼近10個主要城市,印尼全國各地建築都有遭到縱火焚燒的案例傳出,財政部長英卓華 (Sri Mulyani)及多名國會議員的住所遭到抗議者洗劫。
庫尼亞萬在雅加達送餐時,被困在一群示威者中,過程中庫尼亞萬的手機意外掉了下來,他於是跪下並撿起手機。但就在這時,一輛警用裝甲車衝向人群,直接撞上了庫尼亞萬,將他壓在前輪底下,但當群眾湧向警用裝甲車時,車輛卻加速將庫尼亞萬輾過,儘管之後庫尼亞萬被緊急送往醫院,但仍不治身亡。
這起致命車禍被錄影下來,並在即時通訊軟體和社群平台上迅速傳播,使得原本看似可控的抗議,瞬間演變為對普拉伯沃執政迄今10個月以來最嚴峻的考驗。印尼投行PT Mega Capital的固定收益與總體經濟策略師普里亞迪(Lionel Priyadi)坦言,印尼政府如今正面臨強烈的反政治菁英與反政府情緒。
身穿Grab制服的司機們在9月2日於雅加達分送鮮花,呼籲示威和平落幕。(路透)
數千名摩托計程車司機 上街怒吼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示威也揭示了印尼社會長期存在的不平等問題,威脅到印尼的經濟成長前景與金融市場,過去10年,印尼保持約5%的穩定經濟成長,但隨著製造業裁員侵蝕中產階級收入,民怨累積。根據人力部資料,今年上半年正式裁員超過4萬2000人,較去年同期增加32%。分析人士指出,實際數字可能更高。
雅加達經濟與法律研究中心去年報告顯示,印尼前50大富豪的財富總額,相當於5000萬印尼國民的總財富;而共乘平台的司機則約有一半幾乎將全部收入用於日常開銷。因此,庫尼亞萬之死格外引發公憤,摩托計程車在印尼不僅是日常交通工具,也是許多人因疫情與當前貿易戰等持續裁員潮後的謀生依靠。
這場示威中最震撼的畫面之一,是數千名身著摩托計程車平台Grab與 Gojek 制服與安全帽的司機,護送庫尼亞萬的靈柩從家中走向墓地。數小時後,抗議規模進一步擴大並加劇,印尼人走上街頭要求為這名被稱作「烈士」的司機討回公道。
印尼東爪哇省泗水市的東爪哇省長官邸總督府大樓,在8月30日被示威者縱火。(美聯社)
普拉伯沃讓步撤銷國會議員福利
普拉伯沃在8月31日的電視談話中,取消原定9月3日前往中國的訪問行程,並召開記者會做出重大讓步,宣布已同意撤銷國會議員的若干特權與福利,包括調整議員津貼金額,以及暫停海外出差行程。但他也警告,近日在全國各地出現的部分示威行為,已構成叛國與恐怖主義,他已下令軍隊與警方對暴徒和打劫者採取嚴厲執法行動。
而到了8月31日晚間,印尼當地電視台的採訪畫面,顯示仍有零星示威者聚集,但未爆發大規模暴力事件,到了9月1日早上,雅加達和前幾天相比已變得比較平靜,這也讓普拉伯沃在9月2日晚間突然決定到中國出席閱兵行程,閱兵結束後隨即返國。印尼國務秘書長普拉塞蒂歐(Prasetyo Hadi)解釋,普拉伯沃最終決定仍將出訪,是因為局勢已經趨於穩定。
隸屬印尼政府的國家人權委員會(Komnas HAM)在9月3日告訴《法新社》(AFP),上週至少有10人在印尼示威活動中喪生,還有超過900人受傷、數千人被拘留。不過大多數人如今已經獲釋。
該組織負責人希達亞(Anis Hidayah)表示:「有跡象顯示,其中部分死者是遭到當局過度使用武力而死。」這些死亡個案分布於大雅加達地區、蘇拉威西島(Sulawesi)的錫江(Makassar)、中爪哇(Central Java)以及巴布亞(Papua)。她說:「許多地區尚未通報調查結果,死亡人數有可能進一步攀升。」
印尼大學副教授佩爾達納(Aditya Perdana)認為,如果普拉伯沃未能及時應對這場嚴峻危機,未來勢必還會出現其他形式的抗議。
普拉伯沃(前排左)最終仍按照原定計劃出訪中國,出席9月3日的閱兵行程。(路透)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