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英特爾8月市值大增250億美元 本益比衝上網路泡沫時代以來最高

2025/08/20 09:19

英特爾股價上漲使得其預估本益比達53倍,創下2002年初以來最高水準。(路透)英特爾股價上漲使得其預估本益比達53倍,創下2002年初以來最高水準。(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經過了數個月的動盪,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的股價在8月大幅成長,推動英特爾預期本益比回升至網路泡沫時代以來的高點,但突如其來的反彈也引發市場擔憂。

《彭博》報導,美國政府正在就入股英特爾進行談判,與此同時,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計劃投資20億美元(約新台幣600億元),這家陷入困境的晶片製造商在本(8)月上漲了28%,市值增加250億美元(約新台幣7555億元)。

《彭博》彙整的數據顯示,英特爾股價上漲使得其預估本益比達53倍,創下2002年初以來最高水準。Phoenix Financial Services首席市場分析師考夫曼(Wayne Kaufman)表示,這檔股票現在看起來貴得驚人,這樣的本益比是市場押注政府會大力推銷英特爾,使這家公司最終變成贏家的結果。

由於7月24日公佈的財報令人失望,加上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以利益衝突為由,放話要該公司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下台,導致英特爾股價一度暴跌。但川普8月11日在白宮會見陳立武後,這名總統一改態度,大讚陳立武的成功和崛起是一個了不起的故事。英特爾的股價在8月大幅上漲。

此後,有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正在討論收購英特爾約10%的股權。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週二(19日)接受《CNBC》採訪透露,相關談判旨在將美國根據《晶片法案》已向英特爾提供的撥款轉換為無投票權的股權。

英特爾股票溢價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近年來該公司獲利能力下降的幅度。根據《彭博》彙整的數據,英特爾預計未來4季調整後利潤將超過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2.3億元),而先前4季該公司虧損約13億美元(約新台幣392.9億元)。2018至2021年,英特爾年均獲利超過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046億元)。

儘管如此,人們仍樂觀地認為,執行長陳立武能夠扭轉局勢。目前為止,陳立武將大部份精力都集中在削減成本上,這改善了英特爾恢復盈利的前景,但也引發了這家晶片製造商可能退出技術領先地位的擔憂。

Stonehage Fleming Global Best Ideas Equity Fund首席投資組合經理史密特(Gerrit Smit)表示,英特爾顯然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開始真正地平穩營運,市場信任他們,但這家公司預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