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晶片成為新冷戰的石油,誰掌握製造權,誰就擁有世界的未來。(法新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台灣,不僅是地緣政治的熱點,更是當今世界最關鍵的科技戰略樞紐,造成這種「小島巨力」格局,正是台灣晶圓代工巨頭台積電(TSMC)。根據《Contrary Research》指出,美國在人工智慧與高端科技上的全球領導地位,實則依賴台積電的產能,這在地緣戰略上是一個無法接受的單點風險(single point of failure)。
文章指出,先進和傳統節點半導體,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美國軍方所依賴的每種關鍵武器。精確導引飛彈、F-35戰鬥機或無人機,以及幾乎任何依賴感測器、雷達、導引系統或攝影機的現代軍事系統,都包含先進的半導體晶片。因此,如果無法獲得台灣的半導體,美國的軍事實力將受到直接影響。
現今,台積電的角色早已超越了商業公司,更像是美國科技與軍事的「外包心臟」。這也正是美國各界疾呼,「美國必須打造自己的TSMC」的根本原因。因此,問題不再是需不需要,而是如何建立、誰來負責。
這也正是為何美國近年開始積極重建本土晶片製造能力,並提出《CHIPS法案》,投入數百億美元扶植產業。而在這場產業國安賭局中,美國政府逐漸意識到,要打造一個「美國版的台積電」,英特爾(Intel)恐怕是唯一現實選項。
《Contrary Research》表示,過去30年來,美國曾是半導體的發源地,從發明電晶體、建立矽谷、催生英特爾與AMD等一代晶片巨頭,但隨著製造成本飆升與代工模式興起,美國本土晶片製造比重從1960年代的100%,一路滑落到1990年的37%,到2024年更僅剩8%。
更關鍵的是,美國當前唯一只保有先進製程與邏輯晶片研發能力的公司,就只有英特爾。雖然近年內部改革波折不斷,但該公司正陷入晶圓代工存亡戰,這點也關乎美國的國安與經濟安全。
台積電的強勢地位,並不僅止於「技術先進」這麼簡單,因為先進製程的主導地位,並不是只靠1台先進EUV曝光機就能達到,關鍵點是建立在數十年製造經驗、數萬名高技能人才、上下游密集供應鏈與制度文化累積之上。
簡而言之,台積電擁有整合性極高、外國難以重建的系統性能力。
在AI晶片的核心戰場中,更是台積電稱王之地。2奈米以下的製程技術,直接影響AI模型的推論效率與軍事應用的技術極限。若美國失去來自台灣的先進晶片供應,不只AI發展將卡關,甚至連基本的軍事系統組裝能力都將大打折扣。
該文章指出,儘管台灣與美國在政治與安全上高度協調,但美國智庫與分析人士愈來愈擔憂,美國將自身的AI發展、國防能力、乃至整個科技競爭力,已經過度依賴一個距離中國本土僅110英里的島嶼。
《Contrary Research》指出,隨著美中科技冷戰升溫,以及全球AI競賽白熱化之際,「誰控制先進半導體製造,誰就掌握未來主導權」,這句話已不再誇張。倘若台海衝突導致台積電營運停擺,全球GDP恐瞬間蒸發10兆美元(新台幣近300兆元),相當於全球經濟的10%,這將是一場科技文明的崩潰。
台積電對美國來說,不只是供應商,而是一場無法承受其崩潰代價的戰略依賴。面對中國日益施壓與科技競賽加劇,重建本土晶片產能,已不只是產業政策,而是美國21世紀的生存戰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