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貿易協議是川普迄今達成的最重大協議。(路透資料照)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路透報導,與日本達成的協議,是美國總統川普迄今完成的一連串協議中意義最為重大的。經濟學家指出,美日貿易協議可作為目前與華府談判的許多其他協議的基準,而全球經濟可以勉強支撐15%的關稅水準,換言之,美日貿易協議讓全球經濟避開最嚴峻的狀況。
根據該協議,美國將日本汽車進口關稅從之前的27.5%降至15%。原訂8月1日生效的其他日本商品關稅也從25%降至15%。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儘管15%仍是非常高的稅率,然而該水準是可控的,而且相較於不確定性引發的波動,損害相對較小,因為不確定性使企業幾乎不可能制定投資計畫。
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庫馬爾(Mohit Kumar)說,「2024年美國平均關稅約為2.5%,而目前,平均關稅約17%」,他意指自4月2日「解放日」以來的關稅上漲。他指出,「我們的基本預測是,當塵埃落定,美國平均關稅約為15%;雖然從宏觀角度看這是負面的,但全球經濟可以承受15%左右的關稅」。
在汽車類股的帶動下日經指數23日跳漲3.5%,歐股也走高。
三菱日聯(MUFG)駐倫敦研究主管哈彭尼(Derek Halpenny)表示,「似乎主要經濟體的基準關稅是10%至15%,而較小經濟體可能略高一些」。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雷德(Jim Reid)說,「正面的貿易消息確實有助於緩和投資人對8月1日起關稅迅速回升的恐懼;當然,一些大型經濟體的高關稅威脅,包括歐盟的30%、加拿大35%、巴西50%仍存在,但經驗顯示,或許要到期限前幾小時才會知道結果」。
由27個成員國組成的歐盟是下一個關注焦點,川普已表示8月1日起將對歐盟課徵30%關稅,引發歐盟的反制威脅。如此程度的關稅將導致歐盟經濟疲軟,摧毀大西洋兩岸整體貿易。
中國也面臨巨大壓力,若未能在美中談判期限前達成協議,美國對中國課徵的關稅可能很快反彈回145%,而中國對美國課徵的關稅可能恢復至125%。
荷蘭國際集團(ING)指出,美日協議將對其他主要亞洲出口國帶來更大壓力,迫使他們確保更好的協議,「我們已看到美國與菲律賓、印尼達成協議,8月1日前應該有更多亞洲出口國達成協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