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川普如何重塑而非摧毀全球貿易體系?WSJ:專家提解方 點出2關鍵

2025/05/08 12:20

專家認為,美國優先不意味著美國孤立,川普只要團結西方盟友,共同應對中國,就有機會重塑而不是催毀全球貿易體系。(路透)專家認為,美國優先不意味著美國孤立,川普只要團結西方盟友,共同應對中國,就有機會重塑而不是催毀全球貿易體系。(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以美國優先,祭出一系列的關稅政策,已衝擊到全球貿易體系,專家認為,美國優先不意味著美國孤立,川普只要團結西方盟友,共同應對中國,就有機會重塑而不是催毀全球貿易體系,然而盟友之間的相互猜疑,以及川普本人的態度正成為阻礙。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優先不意味著美國孤立。」上個月,當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1次演講中說出這番話時,立刻就引發了外交政策專家們的關注。

美國總統川普(Trump)第2個任期是以經濟民族主義者聲勢抬頭來開局,他對盟友和中國都加徵了關稅,但對俄羅斯則網開一面。

但一系列跡象表明,國際主義路線並未消亡,貝森特的言論就是其中1個例子。另川普與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在週二舉行了1場氣氛大體友好的會晤,期間淡化了有關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說法,這算得上另1個跡象。

最令人感興趣的是,川普有可能並不是要摧毀世界貿易體系,而是將之重塑為1個團結西方來對抗中國的體系。

1個月前,川普暫停對大多數國家徵收關稅,但提高了對中國的關稅,當時貝森特就暗示了這一點。他說:「我們或許可以與我們的盟友達成協議,然後我們可以作為1個整體與中國打交道。」

川普政府後來避免談論孤立中國,而是希望將中國拉到談判桌前,美國政府部門週二表示,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本週將在瑞士與中國官員會面。貝森特對福斯新聞表示:「世界一直在向美國靠攏,而中國是缺失的一塊。」他說,「我們不想脫鉤。」

貝森特將中國描繪成不僅對美國,而且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是1個獨特的問題。他指出,中國憑藉貿易順差破壞了這個體系的穩定。他說:「中國知道自己需要改變。」

為何新的貿易體系有意義

中國自成一體,利用補貼、強制技術轉讓和一系列其他干預措施,來扶持本國龍頭企業,並歧視外國公司。中國力求在人工智慧到量子計算等各個先進技術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貿易順差。

在川普的第1個任期內,美國是唯一有這些擔憂的國家,但現在許多盟友也有了同樣的擔憂。歐盟稱中國為「系統性競爭對手」;西班牙經濟大臣奎爾波(Carlos Cuerpo)在1次採訪中表示,歐盟的「經濟安全議程與美國在很大程度上是共享和一致的」。

隨著中國國內需求在最近萎縮,中國廉價製成品的對外出口規模越來越大。其他國家已經在採取關稅應對來自中國的商品湧入,而且隨著美國關稅令中國出口方向改變,此類措施可能會增加。

其他國家需美國來抗衡中國 美也需要這些盟友

正如其他國家需要美國來抗衡中國,美國也需要這些盟友,拜登總統的顧問杜如松(Rush Doshi)和康貝爾(Kurt Campbell)最近指出,目前中國佔全球製造業的30%,是美國的兩倍,這使中國擁有無與倫比的規模優勢,從而在半導體、造船等戰略性行業中佔據主導地位。但他們指出,如果美國聯合歐盟、韓國、日本、加拿大和墨西哥等盟友,將擁有全球製造業的一半產能。

杜如松和康貝爾最近在《外交》(Foreign Affairs)雜誌上撰文寫,「這意味著,華盛頓如今比過去更需要盟友和夥伴。這些盟友不再是用來觸發美國介入衝突的絆線、遙遠的保護地、附庸,或作為美國地位的象徵,而是會提供實現大國規模目標所需要的能力」。

美國只需與10個國家達成協議

Doshi在1次採訪中表示,美國及其主要盟友可以構建1個「共同壁壘」,形成1個受保護的市場,在機器人、無人系統、機床、船舶和生物技術等領域擁有必要的規模。「川普政府不需要與75個國家達成協議,只需要其中的10個。這些國家在製造業、市場和技術方面佔了絕大部分。」

第1個障礙正是川普本人

不過,川普本人正是這個新貿易體系的絆腳石,他根本不怎麼區分中國和盟友,他說大家都在「占我們便宜」。

川普的中國政策專家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表示,反華聯盟很受川普親信中的「超級鷹派」歡迎,比如他第1任期的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但川普本人並不熱衷。「我從未聽川普提出遏制中國的計劃。」

川普對友好國家徵收關稅、拉攏俄羅斯以及威脅丹麥和加拿大等盟友的做法,已嚴重損害了盟友的信任。

隨著美國關閉自己的市場,其他國家比以往更不願意疏遠中國。例如,西班牙正在積極爭取中國的汽車投資。西班牙經濟部長Cuerpo表示:「與中國保持接觸非常重要。」中國官員已警告各國,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與美國達成協議將遭到中國反制。

曾在拜登政府時期擔任美國駐日本大使的伊曼紐爾(Rahm Emanuel)表示,「我們本可以很容易地把全世界組織起來(對付)中國,但川普給了中國1張出獄卡、把我們關進了監獄」。「現在有些人不可能和我們站在一起了。」

川普關稅目前的談判可能最終會形成兩條路線,對中國徵收高關稅,對其他國家採取較低關稅或量身訂製的協議。

至於新的貿易體系最終能否達成,Doshi認為,問題在於川普團隊是「以統籌盟友力量、築起圍繞中國過剩產能的護城河為目標,還是只做一些解決雙邊問題的小交易,而沒有更大的視野?」他承認,這一更宏大願景的實現「幾率不高」,「但或許可以說服川普,如果能說服他,那就有可能實現。」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