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發言人蔡志孟(左)表示,今年包括大潭、興達等4部大型燃氣機組上線,總裝置容量達480萬瓩,新增機組遠大於核三2號機95萬瓩。(記者廖家寧攝)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核三2號機將在今年5月17日除役,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台電發言人蔡志孟今出席台電2025環境月活動時受訪表示,今年共有4部大型燃氣機組上線,包括大潭7號機、興達新1號機、興達新2號機及台中新1號機,總裝置容量達480萬瓩,新增機組遠大於核三2號機95萬瓩,供電不僅僅是足夠,更是相當充裕。
核三2號機將在今年5月17日除役,也是40年前就掌握的確切時程,台電在逐步為核電機組除役的同時,也規劃新機組上線應對,今年共有4部大型機組上線,包括大潭7號機、興達新1號機、興達新2號機及台中新1號機,總裝置容量達480萬瓩,新增機組遠大於核三2號機95萬瓩,「備組量其實都夠」,不但足夠更是充裕。
各界擔憂核電除役導致台電碳排上升,蔡志孟表示,2016年至今碳排逐年往下降,即使核電退役,再生能源機組上線,加上燃氣機組取代燃煤,未來排碳係數可期下降。
各界疑慮核電退場,恐牽動電價。對此,蔡志孟表示,4月電價審議會已拍板電價凍漲,短期上電價不會影響,至於10月以後的電價仍須經由電價審議委員會評估。
蔡志孟也強調,各界可能會認為核電因機組成本已攤還,發電成本相對便宜,但如果考慮新建核電機組或是延役,其實都還有必要的成本要納入考量,這些都還要經過詳細評估才能確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