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報導,川普對中國關稅將對美國經濟造成供應衝擊。(彭博)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自4月初以來,美國將對中國關稅提高至145%以來,導致中美貨物運輸量暴跌。阿波羅管理公司經濟學家托爾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ok)指出,美國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已攪亂了華盛頓和華爾街近一個月,如果中美貿易戰持續下去,預計美國的卡車運輸、物流和零售等3行業即將出現「類似新冠疫情」的短缺和大規模裁員。
根據《彭博》彙編的船舶追蹤數據,目前約有40艘貨船近期停靠在中國港口,現在正駛往美國,較4月初減少了約40%。數據顯示,這些船隻載有約32萬個貨櫃,比川普宣布將幾乎所有中國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45%後,約減少了約3分之1。
《彭博》指出,許多美國人目前還未感受到來自中國的貨品大幅減少,但這種情況即將改變。市場預計,到5月中旬美國成千上萬家大大小小的公司都需要補充庫存。
先前美國大型零售商沃爾瑪和塔吉特曾示警川普,購物者可能會看到貨架空空、產品價格上漲。
據報導,儘管川普總統日前再表態,願意在對中國和其他國家徵收進口稅的問題上採取靈活態度,但可能「為時已晚」,無法阻止供應衝擊對美國經濟產生影響,這種衝擊可能會一直延續到今年底聖誕節時。
專家指出,既使中美敵對行動緩和,但重啟跨太平洋貿易也會帶來額外的風險,因為貨運業已減少運力,以因應疲弱的市場需求。這意味著,中美關係緩和將引發的訂單激增,可能會運力行業不堪重負,造成延誤並增加成本。
專家強調,這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出現的類似情況相似,當時造成了貨櫃價格上漲了四倍,貨船過剩導致港口堵塞。
航運諮詢公司Vespucci Maritime執行官詹森(Lars Jensen)表示,港口數量將激增,卡車和鐵路運輸量也將隨之增加,從而造成延誤和瓶頸。詹森指出,港口的設計是為了保證流量穩定,而不是為了時斷時續的流量變化。
世界貿易組織警告稱,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商品貿易可能會減少80%,這與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對當前局勢的描述基本一致,即「貿易禁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