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船董事長黃正弘出席自由時報主辦的美國對等關稅對產業的衝擊與因應策略座談。(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台船董事長黃正弘今天(28日)出席自由時報舉辦的「產業應變論壇」,他說,台船朝向建置AI智慧船廠,未來將成功經驗轉移到國外,爭取中國船舶外流訂單,同時,要強化自身設計能量,積極發展雙燃料船舶、電力船、無人船等,在取得技術領先,價值出來下,價格就不是問題。
自由時報今日舉行「美國對等關稅 產業重塑與資本市場新布局」論壇。台船董事長黃正弘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實施對等關稅,要美國再次偉大,對各國有不同比重的關稅,預期後續造船設備廠商、原物料都可能提升產品售價,增加造船成本的負擔,且供應量供貨不確定性會延誤交船時間,在延後交船的罰則很重下,更增加成本負擔,且關稅實施後,運載貨量減少,航運界對新船訂單也會減少,因此,後續值得觀察。
黃正弘指出,中國籍船泊靠美國港口需繳交港口費,在航商減少對中國船廠下單,預估韓國將是最大受益者,而中國船舶訂單外流,台船會採取船廠AI智慧化應對。
黃正弘指出,台船目前廠區擴廠機會不大,而目前造船成本也比較高,包括主機設備、原料等,目前將以提高生產效率、加強員工訓練,並引進AI,完成AI製造船廠後,就可向外發展、將智慧船廠移植到國外,增加產能。
黃正弘表示,強化自身競爭力,台船不能以價格競爭,就要以價值去競爭,包括強化設計能量,積極打造雙燃料船舶、電力船、無人船等,在取得技術領先,價值出來下,價格就不是問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