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董事長黃建智出席自由時報主辦的美國對等關稅對產業的衝擊與因應策略座談(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中鋼董事長黃建智今(28日)出席自由時報主辦的產業論壇,他指出,台灣鋼鐵進口為零關稅,「鋼鐵業不怕競爭,只怕不公平競爭」,關稅對中鋼直接影響性低,但中鋼有多達618家下游客戶會有間接影響,產業降低中國色彩迫在眉睫,中鋼也對政府拋出防中國繞道洗產地、擴大內需鼓勵綠色鋼材等四大建議。
自由時報28日舉辦「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全解析 產業重塑與資本市場新佈局」論壇,邀請中鋼、中油等業者與會,討論因應之道。黃建智表示,美國是全球單一最大的鋼鐵進口國,去年進口約2600萬噸,先前232條款豁免8國與地區就佔1200萬噸,其中,歐盟、韓國、日本為出口美國前三大地區,川普宣布鋼鐵進口全無豁免後,黃建智強調,日韓都是台灣競爭對手,「台灣暫時恢復到平等地位,對我們不一定是不好」。
黃建智說明,台灣232條款與其他關稅等合計約35%,但中國現在最少70%,中鋼感受到下游第2季訂單增加,包括急單、轉單等,而中鋼也調查618家客戶,絕大部分反映美國客戶觀望、希望降價或共同分擔與停止出貨等四大面向。
他進一步分析,鋼鐵佔台灣輸美約4%,去年157萬噸當中,母材73萬噸、下游如螺絲、扣件、鋼管等製品約87萬噸,直接、間接都影響到中鋼客戶,黃建智也分析,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到7月初,他認為,原是鋼鐵淡季的第3季,將是「今年鋼鐵業風險最大、甚至是最差的1季」。
黃建智提到,2008、2018、2020、2025年是全球經濟、鋼鐵業遭遇最大挑戰的4個時機點,預估今年隨GDP下修,鋼鐵需求預計會降低600-1200萬噸,由中國地區鋼鐵減產機率最高,而美國也對東南亞國家稅率拉高,就是要阻斷洗產地。
黃建智對政府拋出4大建議,首先強化產業保護,包括川普2.0時代,防止紅色供應鏈、降低中國繞道非常重要,而東南亞材料也帶有紅色供應鏈、資金在內,業界也拜託政府注意「事前嚴防、事中嚴審、事後嚴懲」。
另外,擴大台灣內需、彈性配套措施、優化供應鏈支持等。他強調,面對關稅挑戰,有底氣國家通常是有內需市場,台灣出口導向也要盡量挖掘內需,因應碳稅等,應鼓勵採用綠色鋼材、低碳鋼材優先使用;黃建智也說,未來競爭正為激烈,還是要以附加價值提升為主,「沒有轉型,永遠只有轉移」,這才是台灣鋼鐵業要走的路。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