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全國新屋占比低 每42.5宅才有1新屋

2025/04/13 11:06

全國房屋稅籍住宅、1年內新屋占比僅2.35%。(記者徐義平攝)全國房屋稅籍住宅、1年內新屋占比僅2.35%。(記者徐義平攝)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1年內新屋占比僅2.35%、相當於每42.5宅才有1宅是新屋。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發布、去年第四季,全國屋齡5年內的房屋稅籍住宅約64.77萬宅、占比約6.91%,其中1年內新屋更僅有21.95萬宅,房產業者指出,現狀為30年老屋占比動輒55%,新屋占比更顯得落差懸殊。

房市專家何世昌表示,近兩年全國新屋完工數量達到十餘年來高峰,屋齡1年內新屋為數不少,但因總住宅存量基數不斷上升,已突破900萬宅,才使得新屋占比遭到壓縮。而此數據透露出老屋比率十分驚人,居住安全問題將是國人心頭之患。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新房子是在近幾年供給量才明顯增溫,不過分布狀況也不平均,尤其台北市因土地難取得,供給量少,反觀其它地區則是有大量重劃區供給,民眾也很習慣直接買新建案。

如果用老屋、新屋的數量比率來看,全國平均數是8倍,也就是老屋數量是新屋數量的整整8倍之多,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指出,若以該數值當指標,就會發現台北市高達22.8倍,呈現極端不合理,甚至比第2至4名的嘉義、台東、基隆大約落在15倍左右,還要高出許多,即便百年古都台南也只有6.9倍。

台北市老屋新屋比達22.8倍 極端落差

台灣本島老屋、新屋比率最接近的是新竹縣的3.5倍,而六都中最接近則是台中市的4.9倍。老屋比率越高,代表公共設施服務水準低下、公安風險集中、防災成本高,尤其對比缺乏重劃區供給量及高房價的畸形發展,更加深屋主擁地自重的心態,使問題積重難返。

黃舒衛認為,在土地利用逐漸不效率的發展下,如何以產業、交通、公共投資為配套,將人口、商業活動、建築開發有序向外疏散,恐怕是都更、危老牛步化的限制下,都市發展另一個解套策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