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中英文狂黑台積電 慘遭外媒洗臉了

2025/03/07 18:17

外媒認為,台積電加碼在美投資,不太可能導致該公司和台灣失去國際戰略價值,反而有機會讓其在美國市場佔有優勢,甚至在全球變得更強大。(路透)外媒認為,台積電加碼在美投資,不太可能導致該公司和台灣失去國際戰略價值,反而有機會讓其在美國市場佔有優勢,甚至在全球變得更強大。(路透)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台積電於美國當地時間3日宣布加碼在美投資1000億美元,引發「美積電」等猜疑,中國也趁機展開認知戰,中共黨媒環球時報以中英文方式,宣稱台積電正被掏空、被榨乾,變成美積電已是進行式。外媒則強調,雖然美國希望台積電和其他晶片廠赴美設廠,但台積電的舉動不太可能導致該公司和台灣失去國際戰略價值,反而有機會讓其在美國市場佔有優勢,甚至在全球變得更強大。

賴清德總統6日與魏哲家連袂召開記者會,向國人說明台積電佈局戰略思維。(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賴清德總統6日與魏哲家連袂召開記者會,向國人說明台積電佈局戰略思維。(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

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引發「美積電」等諸多議論,為了釋疑,賴清德總統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6日共同對外說明。賴總統強調,政府沒有受到美國的壓力,這是台積電的成就、也是台灣共同的驕傲,更成就台灣更大的實力。

魏哲家也說,擴大對美投資是基於滿足客戶需求,台灣投資計畫不受影響,還會加速進行,今年要再蓋11條生產線,但還不足以因應需求。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也強調,台積電最先進半導體技術都在台灣發展,台積電內部有一個夜鷹計畫,24小時都在研發,所以不用怕,技術是不落地的。到美國投資的好處是市場在那邊,那裡有土地、水電、研發人才,反過來說,可以一起創造更多財富的機會,最新進的製造也是在台灣,台積電要再擴編不太容易。「大家放心,台積電還是台積電,不會變成美積電,利他才會雙贏」。

儘管賴總統、台積電及科技大老都對護國神山加碼在美投資1000億美元持正面看法,中共黨媒環球時報則以中英文方式狂黑此投資案,報導還引述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及國民黨前發言人林家興的說法。該報海外版記者也發了評論文章,稱台積電正一步步被掏空,被榨乾,並為疑美論帶風向,指稱台美情誼只是一廂情願,自欺欺人。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舉足輕重。(路透)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舉足輕重。(路透)

科技媒體《Tom's Hardware》也關注到中國黨媒對台積電加碼在美投資的說法,直言美國確實希望台積電和其他晶片製造商在其境內建廠,但台積電的舉動不太可能導致該公司和台灣失去國際戰略價值。

報導引述引述天風國際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的看法稱,即便美國先進製程晶圓廠都完工,僅佔該公司全球產能約5-7%,未來數年內台積電的美國廠能否順利運營,仍須高度依賴台灣的技術團隊遠端協助。這與英特爾不同,英特爾正考慮將其代工業務和晶片設計部門出售給台積電和博通。

郭明錤也說,這是一場雙贏的談判,台積電可說是目前全球非美國企業中,與美國川普政府談判最成功的企業。

報導指出,中國國台辦此前也曾說,台灣正在把半導體當成「伴手禮」拱手奉送給美國,並藉此尋求白宮的政治支持。然而,台積電在美投資不太可能導致台積電的解體,反而會讓它在美國市場佔有優勢,甚至在全球範圍內變得更強大。

報導以20 世紀 80 年代的日本汽車製造商為例,當華盛頓對日本汽車進口實施限制時,豐田和本田等汽車製造商在美國設立工廠,這有助於它們成為全球領先的汽車品牌之一。同樣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在半導體產業,台積電也可能因靠近美國市場而取得優勢,這一切只需時間證明。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