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前CEO巴瑞特呼籲,應該重新聘請季辛格回鍋。(彭博)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英特爾該何去何從,迄今未有定論。英特爾前CEO巴瑞特(Craig Barrett)不贊成分拆,他說,從技術角度來看,英特爾已經回歸了(Intel is back),目前最佳做法是解僱英特爾董事會,並重新聘請前CEO季辛格(Pat Gelsinger)完成他過去幾年出色的工作。
英特爾4位前董事近日在美媒《Fortune》撰寫專欄文章,認為英特爾和台積電成立合資企業,接手英特爾的製造業務是一個「糟糕的想法」,並建議將英特爾製造業務剝離給一家由美國投資者擁有的獨立公司。
英特爾前CEO巴瑞特隨後在3月1日也在同個媒體撰文指出,認同英特爾不應將其代工業務出售給台積電,對於4位前董事認為英特爾應該分拆的論點,巴瑞特則不認同。他說,英特爾的董事會成員立意良善,卻偏離目標。
業界傳聞美國政府要求台積電與英特爾組成合資公司。(彭博資料照,本報合成)
巴瑞特稱讚兩個月前突然被解僱的前CEO季辛格,因為季辛格在重振技術開發團隊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如今英特爾的先進技術已經可以媲美台積電 2奈米製程。此外,英特爾首批兩台 High-NA EUV 設備已投產,晶背供電(Backside Power Delivery)技術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這兩項成就對於未來幾代矽技術都至關重要。
巴瑞特認為,從技術角度來看,英特爾已經回歸了(Intel is back)。如果英特爾已從技術角度回歸,那麼分拆一家擁有十多萬名員工、分佈在幾大洲的公司有什麼好處呢?
巴瑞特提及,4位前董事認為,由於英特爾也生產和銷售晶片,因此沒有其他晶片設計商願意信任英特爾來生產他們的產品,這種思考過程忽略在半導體產業最好的技術,才能獲勝的事實。倘若英特爾擁有與台積電相當或更好的技術,「那麼遊戲規則就會改變」。
他解釋,英特爾先前在晶圓代工領域的努力之所以失敗,原因很簡單,就是缺乏具競爭力的技術,當然,英特爾必須提供良好的客戶服務、公平的定價、保證的產能以及晶片設計人員與代工客戶的明確分離,但毫無疑問,最好的技術將獲勝。
英特爾前CEO巴瑞特不贊成分拆。示意圖。(彭博)
巴瑞特說,英特爾曾經在技術和晶片設計領域處於領先地位,隨著產業往人工智慧應用轉變,英特爾在晶片設計方面雖舉步維艱,但已經回歸到製造技術。所以,不要再談論分拆英特爾是唯一解決方案了,而是先談英特爾如何藉著科技復興,分食台積電目前的高端代工業務。
當然,美國政府可以透過推動美國公司採用美國代工廠,協助英特爾,也可以對英特爾進行投資。在關稅等支持措施方面,川普政府可以比上一屆政府行動得更快。但是,請不要再談論拆分一家公司以及處理其中涉及複雜情況和干擾因素,英特爾已更換了幾任執行長和董事會,他們都做過錯誤的事。
巴瑞特強調,如果美國想在半導體製造業擁有主導地位,就應該在英特爾復甦的基礎上再接再厲,不要把它拆散,討論的焦點應該是誰將成為下一任CEO,以延續季辛格過去幾年的成就。
他稱,英特爾即將重新奪回半導體領域的主導地位,最愚蠢的想法就是分拆阻止這一進程,「在我看來,更好的做法可能是解僱英特爾董事會,並重新聘請季辛格來完成他過去幾年出色的表現」。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