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強調,已加速開發北部電力建設,協和更新可平衡區域供電。(資料照)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有關國科會旗下智庫DSET近日發布報告,分析台灣半導體產業水電使用需求,並關注「北送電力」的挑戰。台電(21日)回應,政府已將半導體、AI新興技術等用電需求納入長期規劃。因目前電力高度仰賴區域間調度,台電已積極加速各地的電力建設,尤其是北部區域的電源開發,正推動協和更新計畫,有助於平衡區域供電,減少跨區送電的依賴。
台電指出,在長期電力供給規劃方面,不含再生能源新增量,目前規劃2024至2033年大型機組裝置容量淨增加1786萬瓩,大於預估用電需求成長,可確保供電穩定。
台電指出,台灣整體不缺電,但北部地區長期依賴中、南部地區的電力輸送,影響區域供電穩定性。長途輸送電力除將增加「能源耗損」,也將增加電網負荷及風險。
若每個區域自己都有充足的電源,可避免過度仰賴外援,並就近供應電力,提升電網韌性,因此電源開發須以「區域平衡」為原則,才能有效降低風險。台電於北中南地區皆加速推動興建燃氣機組,盼各界支持電力建設興建,共同提升電力供應的韌性和穩定性。
台電表示,隨著北東電網內機組陸續除役,需靠區域外其他電廠長途輸送電力,影響電網穩定。因此推動協和電廠「以氣換油」,就地新建自主電源也能維持供電的區域平衡。
台電說明,電力供應不只需要充足的電源,也需要相對應的電網建設。台電持續推動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穩健執行電網分散工程,逐步降低電網集中風險及穩定區域供電,並透過電網擴充更新、廣增儲能設備及推動變電所屋內化,提升設備穩定程度,達到穩健電網體質,提升電網整體韌性。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