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剩經濟來襲,中國一線城市房地產也出現崩跌,現今中國有一半人是負資產。(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先前宣布將實施「史詩級」振興房市政策,大砸300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1.3兆台幣)救市,但市場似乎不買單,近期中國一線城市房價似乎出現潰堤跡象。中媒指出,一線城市樓價慘跌,中產階層代價慘重,中國有一半人現在是負資產、上億房主成了「負翁」。
根據中國社交媒體數字顯示,在這20年以來,中國共銷售了2.25億套房,約有1.17億套銷售時間約於2015年至2021年間,另外約7100萬套是2018年到2021年之間賣出。
因此,目前中國居民所擁有的房地產,約有一半是在樓價暴漲的這6年買的,當中的3分之1人買在房產最高點。
中媒指出,中國居民所持有的房產約佔其總資產75%,因此,以房價下跌4成估算,中國有一半人是負資產。尤其是2018年以後買房的居民最慘,預計在未來的30年裡,得繳納遠遠超過他們房子價格的貸款。
中國一線大城的北京和廣州外圍房價仍是跌跌不休,當中位於北京近郊的永清,其房價跌幅最大,從每平方米2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8.9萬元)下跌至56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4萬元),跌幅高達71%。
北京燕郊其他區域的房子跌幅普遍在6成以上,有的從每平方米3.5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5.4萬元)降到1.3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5.7萬元)、降幅達63%,其他也有從2.4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0.5萬元)跌至85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3.7萬元)、縮水了65%。
中媒指出,2017年北京燕郊房地產市場火熱,每平方米售價曾達4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7.6萬元),但現在燕郊許多樓盤安靜得如死城,一點人氣都沒有。
至於廣州外圍的清遠,每平米售價也從1.2萬人民幣(約新台幣5.28萬元)跌到了50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2萬元)以下、腰斬58%。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