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新質生產力」是解藥還是毒藥?專家揭習近平政策盲點

2024/04/18 13:14

目前中國主要經濟流行語,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新方針「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法新)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中國過去的成長模式逐漸失去動力,如今該國主要經濟流行語,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新方針「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專家認為,北京的經濟規劃者永遠執著於生產,根本看不到消費的價值。

《日經亞洲》報導,劉浩典(Donald Low)撰文指出,中國對投資的過度強調,已經變得越來越沒有成效,尤其是在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領域,這也是中國債務(含家庭、企業和政府債務)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高達287.8%的關鍵原因。

多年來,中國過於依賴借貸來推動投資成長,但目前中國社會的消費、投資情緒低迷,通貨緊縮的陰影籠罩。

不過劉浩典寫道,中國投資率下降不是件壞事,中國長達數十年的房地產繁榮結束,意味著浪費資源、債務驅動的建築項目正在減少。對北京來說,這是1個平衡經濟的機會,透過降低該國極高的儲蓄率和增加消費來改善經濟結構。

長期以來,多位經濟學家強調,中國需要導正經濟結構失衡,轉向消費拉動的成長模式。中國家庭消費佔GDP的比例不到40%。相較之下,大多數國家的家庭消費佔GDP的比例為50%至60%。

不過北京方面似乎特別反對「向家庭發放現金以刺激消費」的想法。習近平在2021年的1份中共刊物上警告,「高福利養了一批懶人和不勞而獲者」,這聽起來與西方右翼政客沒什麼不同。

北京當局對於建立更完善的退休金制度、醫療保險制度和擴展更普及的公共服務,以建立社會安全網,將資源重新分配給消費者,減少家庭的預防性儲蓄並不太感興趣。而長期以來討論的戶籍制度改革,允許農村居民在城市永久定居,對刺激消費具有潛在幫助,但似乎也陷入了停滯。

中國決策者如此努力促進工業生產,使得他們對消費的偏見更加明顯,但他們對生產如此執著的原因究竟為何?報導認為,中國政府可能出於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認為國家角色是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不過在當前經濟情況下,政府僅專注於推動生產力發展而忽略資源重新分配的重要性,這很難說是馬克思主義。

還有1個更合理的解釋是,近年來中國的政策制訂制變得不那麼務實和以市場為導向,更傾向於將市場經濟視為1個可以被精確設計與引導的機械系統,以實現其烏托邦目標,所以政策制定者很難想像消費能產生價值,因為他們相信生產才是創造價值的東西。

中國政府對生產的偏好與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化戰略一致。但卻忽略了1個事實:若沒有來自國內外消費者的足夠需求,增加供給只會導致產能過剩和價格下跌。這在中國正在優先發展的一些新興產業中已經出現,如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

中國一直實行產業導向的政策,這種做法在經濟尚未發展成熟、試圖追趕日本和南韓等發達經濟體時是合理的。但如今,儘管中國經濟更加複雜,雖然該國仍是1個中等收入國家,但其製造業的生產率,已經接近南韓和台灣等發達經濟體,這意味著官僚們很難準確地選擇哪些產業項目會成功。

如果中國的社會工程方法強調從錯誤中學習,那麼產業政策出錯的風險可能不會那麼嚴重,但若社會工程具有高風險、忽視證據、抵制實驗性嘗試,就削弱了從錯中學習、進行中途調整的能力。

當政策受到意識形態主導,追求理想化、烏托邦式的目標時,政府可能會採取過度激進、不切實際的行動或政策。

報導舉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2021年清零政策。2021年中,雖然新冠病毒仍在,但各國已開始學習與病毒共存,但只有中國堅持採取嚴厲的防堵病毒措施,結果帶來的不僅是數十億美元的浪費性支出,還為經濟帶來更嚴重的創商,2022年清零政策結束至今中國的復甦力疲軟,就是最好的證明。

中國官媒將中國視為安全的烏托邦,甚至還拿此與西方醫院的悲慘景象進行對比,作為中國優越治理能力的證據,只不過中國忽略了涉及的成本。

劉浩典表示,對於當今中國的產業政策制定者來說,清零政策的失敗是1個有價值的教訓,他們應該意識到,當政策受到意識形態和烏托邦思維的影響時,便存有過度激進和失去靈活性的危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