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經濟壟罩陰霾 日經點讚:台灣是好教材

2024/03/02 09:37

台灣泡沫破裂後,政府很快放鬆貨幣政策,且積極頒布產業政策,還推動台積電和其他新企業的成立。(美聯)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迎接的是數十年的低迷,《日經》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困境也為類似的停滯奠定了基礎,但可以借鏡台灣經濟。

《日經》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陷入困境,是中國經濟低迷的原因之一,不過也並不是沒有辦法,中國可以採取台灣80年代的模式,因當時的台灣甚至比日本還要繁榮。

1985年8月至1990年2月期間,台灣加權股票指數(TAIEX)從670點逐漸漲到高點11983點,這一漲幅顯得當時的日經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同期上漲兩倍平淡無奇。

1989年,當時在台灣證券交易所市值最高的國泰人壽的交易價格,是其資產帳面價值的87倍,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現兆豐銀行)其市值還曾一度超過美國6大銀行的總和。

不過與日本一樣,台灣隨後也出現經濟泡沫破裂,台灣加權股票指數一直處於低迷狀態、銀行因逾期貸款陷入困境、消費者價格與通貨縮緊相近、薪資沒有成長。

但是1989年至今,台灣的名目GDP成長了5倍多,以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購買力平價)去計算,台灣的人均國內GDP還高於日本,因此台灣並非泡沫引發停滯的例子,現在更像是經濟發展的典範。

台灣主要靠製造業,特別是科技業的成長,最好的例子就是台積電(2330),雖然這間公司1987年才成立,但目前在台灣經濟、股票市場,以及全球晶片代工產業佔據主導地位。

隨著台灣科技業崛起,日本電子公司陷入困境。日本在全球半導體市占不斷上升,像是Sony、東芝(Toshiba)、松下(Panasonic)和日立,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迅速擴張,但隨後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集體停止成長。

日本半導體的停止,為台灣打開了前進的空間。不過還有其他原因。在台灣泡沫破裂後,政府很快放鬆貨幣政策,且積極頒布產業政策,還推動台積電和其他新企業的成立。

報導指出,中國國內現也出現一些日本曾出現過的問題,包括消費者信心低迷、房地產市場活動低迷、銀行業疲軟等。

產業政策一定會有助於提高中國的競爭力。報導指出,雖然一定會有人疑惑,台灣總人口比上海還少,兩岸經濟根本無法相提並論,但對於當今的中國經濟來說,很難再找到任何有說服力的先例。

日本在1989年是個非常富裕的經濟體,人均GDP還高於美國,相較之下,現今中國的平均收入,還不到美國的5分之1。

因此,台灣相對較小的面積,是有助於當今中國發展的面向。台灣製造業的成功,伴隨著盈餘的增加和貨幣的貶值。以實際價值去計算,1990年至2010年間,新台幣不斷貶值,但台灣經常帳現已反彈至GDP的10%以上。

中國的家庭信心相當疲軟,消費者信心和房地產活動目前也相當疲軟,若中國政府能夠打破其長期方針,採取更強有力、更直接的財政行動提振,或許會對國家有所幫助。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