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中油聯手打造仁澤地熱電廠。(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宜蘭報導〕台電、中油2018年共同開發位於宜蘭的仁澤地熱,於今(24日)舉行啟用儀式,裝置容量840 瓩的發電機,1年可供應470萬度電,約在地的大同鄉3分之2用戶用電。經濟部次長、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表示,2期擴增評估中,也期待地熱能結合溫泉業發展。
仁澤地熱發電廠上午舉行啟用典禮,行政院院長陳建仁、宜蘭縣長林姿妙、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及立法委員陳歐珀等人出席見證地熱發電國家隊具體實踐成果首發。
陳建仁表示,地熱有穩定發電特性,可以減少石化燃料使用,又是潔淨能源,是未來台灣能源關鍵角色,他也提到,台積電要RE100,政府要提供產業更多綠能,關乎到台灣的經濟發展,中油與台電聯手開發仁澤地熱,是一大重要里程碑。
曾文生提到,政府推動發展各種再生能源,目前發展最快光電、風電,以效率來看,光電是1,風電是2-3,地熱就有5,也就是容量因數最高、最有效率。經濟部也把地熱列為最重要新興再生能源,希望吸引國際廠商來台投資,國內也發展自有技術,像是工研院協助仁澤地熱井產能測試,國產發電機組設備,聯手打造「MIT地熱產業鏈」。
台電表示,仁澤地熱是淺層開發,深度約1500公尺,井底溫度可達180至200度,採用發電機組採有機朗肯雙循環發電系統(ORC),裝置容量840瓩,由中油鑽鑿新井導出地熱水,利用熱交換推動渦輪機發電。因地熱水全程不直接通過發電設備,可避免發電設備及管線結垢問題,降低停機清修時程,提高設備可用率。
此外,發電尾水95%以上均回注地層,可有效維持地熱儲集層壓力,此「取熱不取水」的概念方式有助提高電廠壽齡,且可循環發電利用,已於今年6月併聯發電,預計年底正式商轉,將可年發470萬度綠電,提供1200戶全年用電;宜蘭縣長林姿妙也說,先前清水地熱相當成功,仁澤地熱特色又有是「取熱不取水」,可以達到永續目標,感謝中央與地方共同合作。
台電專總蔡志孟表示,仁澤地熱開發約投入3.5億元,成本每度約4、5元,與平均電價差異不大,更不會因為開發地熱影響電價。
根據經濟部能源署規劃,我國目前地熱開發量體達61.75MW,已有7.29MW已併入電網,中油宜蘭土場4MW案場預計明年加入,目標2025年累計設置達20MW。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