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重度依賴中、俄 經濟瀕危的歐洲大國

2023/08/07 07:34

疫情、俄烏戰使德國經濟陷入衰退。(法新社)

能源價格飆漲 重創德國

〔記者李綺雯/綜合報導〕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位居全球第4大與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擁有汽車、化學工業、機械製造等多項能源密集型產業,是全球製造業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工業生產佔全球的18%,過去的經濟實力相當雄厚,憑藉著亮眼的出口表現,穩居製造業順差大國。

然而,俄烏開戰後,能源飆漲使製造業成本大增,讓德國自豪的主力產業漸失優勢,去年Q4起更連續2季GDP出現萎縮,符合「經濟衰退」定義,雖然Q2勉強止跌打平,但市場預期,德國的經濟頹勢恐怕還會再持續一陣子。

德國是世界著名的工業大國,汽車、化工等產業發展成熟。(法新社)

與歐不同調?巴斯夫重押中國

由於德國境內工業需求持續萎縮,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去年在德國共計虧損1.3億歐元(約台幣45億),為了降低成本,在西方有意降低對中國依賴的同時,巴斯夫卻逆勢操作,加碼投資中國,包括:研發園區-上海創新園、廣東湛江大型廠區等,過去也與中企揚子石化成立合資企業,並縮減集團在德國境內的規模,年初裁撤總部約1800名員工。

不安且充滿變數的經濟前景讓德企深感憂慮,除了巴斯夫,福斯汽車(Volkswagen)、西門子(Siemens)等大企業,甚至中小企業也紛紛選擇出走,轉往北美和亞洲設廠;在產業外移的同時,2022年赴德投資的外資也已連續第5年減少,降至2013年以來最低。

德國化工巨頭縮減集團國內規模,轉往中國大舉投資。(歐新社)

景氣低迷 德訂單、工業產出疲軟

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原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不但陷入技術性衰退,更拖累歐元區整體經濟成長,這是因為德國相當仰賴製造業來維持經濟增長,但近年因升息、能源成本上漲、人力短缺等不利因素,使德製產品價格上漲,削弱競爭力,導致需求、訂單與出口跟著下滑,德國3月工廠訂單下跌10.9%,創疫情以來最大降幅,工業產出也下降3.4%,超出市場原先預期的1.3%,雖然5、6月訂單分別增長6.2%、7%,稍稍彌補3月份的暴跌,但若以季度表現來看,復甦力道仍略顯疲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與其他工業化國家相比,德國的經濟表現異常糟糕,預估今年全年GDP恐下降0.3%,成為少數經濟呈現負增長的大國。

高昂的能源價格使德國製產品失去出口競爭力。(路透)

能源靠俄 原物料均從中進口  

俄烏開戰、美中角力,甚至是去中國化等,逐漸破壞以往全球化分工的經濟模式,而為了跟進西方制裁,俄國廉價能源中斷重創德國產業,天然氣價格飆升讓許多工廠吃不消,儘管近期天然氣價格逐步回落,但仍是俄烏開戰前的3倍左右,加上原先推動的能源轉型計畫也因天然氣的供應問題而面臨挑戰。

除了能源仰賴自俄國進口,德國在原物料、電子零組件、藥品等方面則相當依賴中國,如:德國約有3分之2的稀土從中國進口;此外,中國也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2022年德對中貿易逆差從2021年的390億歐元(約台幣1.3兆)增至逾840億歐元(約台幣2.9兆);同年德國對中投資更達新高紀錄的115億歐元(約台幣3989億),足見德國對中國經濟依賴度之高,以及兩國貿易嚴重失衡的情況,若美中衝突持續加劇,未來恐影響德、中往來,勢必會對德國產業造成莫大的衝擊。

過去德國的產業與經濟嚴重依賴俄國便宜能源與中國貿易。(路透)

固守傳統產業 AI發展起步遲

過去依賴俄國廉價能源、與中國互相扶持,創造亮眼經濟表現的美好年代似乎讓德國流連忘返,但俄烏戰與地緣政治風險升溫,越加突顯德國多年來對中俄過度依賴的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積極發展IT、AI產業的國家,德國科技業僅軟體公司愛思普(SAP)、車用晶片大廠英飛凌(Infineon),產業比重大幅仰賴傳統工業與製造業,這些產業同時又面臨著結構性問題而逐漸沒落,要想擺脫經濟困境,德國勢必得著手推動產業轉型,盡速發展出新的經濟模式,而非持續挹注資金維護舊有的能源密集型產業,否則德國最終很可能會一步步踏上英國衰退的後塵。

德國產業結構比重以工業、製造業為主,科技業起步緩慢。(法新社、路透,本報合成)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