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部離岸風電造成鯨豚擱淺?風能產業委員會:與事實不符

2023/07/31 20:58

SEMI風能產業委員會指出,中部離岸風電產業並非造成鯨豚擱淺的原因。(SEMI風能產業委員會提供)SEMI風能產業委員會指出,中部離岸風電產業並非造成鯨豚擱淺的原因。(SEMI風能產業委員會提供)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日前有媒體報導質疑離岸風電造成越來越多鯨豚擱淺在風場密集的中部地區,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風能產業委員會今天發表聲明稱,近年來鯨豚擱淺數量不增反減,顯見鯨豚擱淺不能歸因離岸風電。

SEMI風能產業委員會指出,根據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MARN)公布的2022年擱淺報告,鯨豚擱淺數量從無風場施工的2018年,2019年後風場陸續施工,至2022年無顯著變化,甚至近年通報數略降。

該委員會指出,離岸風場主要分布在雲林縣、彰化縣和苗栗縣,都非主要擱淺地點;在風場施工最密集的6、7、8、9月反而是鯨豚擱淺最少的季節,強調鯨豚擱淺原因為呼吸系統問題,並非風場打樁導致鯨豚聽力受損而擱淺。

SEMI風能產業委員會表示,鯨豚保育議題須將氣候變遷及海洋垃圾、漁業作業等人類海洋活動等納入綜合考量,而非僅視離岸風電開發為唯一變項;而台灣的通報機制漸趨成熟,有助於掌握更多鯨豚擱淺狀況,也是影響擱淺紀錄變化的原因。

SEMI風能產業委員會強調,台灣離岸風場各業者施工中皆須遵守其環評承諾,並積極投入生態保護的技術和工法。如打樁時採用「緩啟動」做法,透過打樁能量先弱而強,以提醒海洋哺乳類生物不要靠近;也會配置鯨豚觀察員在鯨豚觀察船或在打樁工作船上,透過目視及水下聲納,360度監測有無鯨豚靠近。如果發現鯨豚的身影,就會在安全的前提下,暫停打樁作業。

此外,在打樁時,業界已普遍使用雙層氣泡帷幕阻隔噪音,並監測噪音值,難以產生所謂噪音傳至十公里外的狀況。近期更有業者將引進無打樁噪音的負壓沉箱水下基礎,離岸風電的生態保育科技持續在發展中。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