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市場派抬頭 寬量創辦人:明年70家董監改選小心

2023/07/24 16:12

寬量國際(QIC)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指出,明年進行董監事改選的上市櫃公司中,有70家董監事持股低於20%且外資持股高於10%,台灣企業應未雨綢繆,做好股東溝通,方能降低股權爭議風險。(記者卓怡君攝)

〔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股東行動主義(Shareholder Activism)風潮已吹向亞洲,台灣被國際機構投資人視為下一塊主戰場,寬量國際(QIC)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指出,明年進行董監事改選的上市櫃公司中,有70家董監事持股低於20%且外資持股高於10%,台灣企業應未雨綢繆,做好股東溝通,方能降低股權爭議風險。

 李鴻基指出,台灣資本市場的外資持股比例已經從2010年初的29.5%逐步上升至2023年3月的38.7%,外資意見對於董監事改選結果具有顯著影響力,根據寬量國際統計,明年將有400多家上市櫃公司將進行董監事改選,其中240家的董監事持股低於20%、70家公司的外資持股高於10%,有鑒於股東行動主義風潮在日本與韓國方興未艾,可以預期的是,積極股東將會在台灣越來越活躍。

 李鴻基表示,台灣過去3年曾出現不少股權爭議公司,如2021年的光洋應材、漢唐集成、東元、康和證、台苯,2022年的長榮集團、新金寶集團、如興、台開、聯合生物製藥、隆銘綠能,以及2023年的新光金控、泰山、國票金控,台灣企業應為明年的改選先提早佈局,做好股東溝通,以期明年改選能順利獲得支持。

 所謂股東行動主義,指的是外部股東透過權利行使,試圖改變公司決策的作法,在歐美市場已盛行相當久的一段時間,過去幾年開始吹向日本與韓國等資本市場,根據全球最大投票代理徵集及公司治理顧問公司Georgeson的統計,日本與韓國自去年以來迄今,就分別有包括富士達(Fujitec Co.)與新韓金控(Shinhan Financial Group)在內的19與20家公司,被股東行動主義者成功(Successful)或部份成功(Partially Successful)提案成功,其中不乏持股僅0.01%的積極股東。

 以日本半導體材料大廠大日本印刷(Dai Nippon Printing)為例,在全球最大積極基金之一的埃利奧特管理公司(Elliott Management)要求下,今年2月宣佈史上最大的庫藏股買回計畫,當日收盤股價大漲18%,寫下近16年來新高。

 李鴻基表示,過去幾年在日本與韓國轉趨活躍的股東行動主義活動,也開始吹向台灣,過去在台灣的股權爭議事件主要分成家族、大股東、外部禿鷹等3大類,近期外資股東在機殼大廠可成股東會進行提案,對公司經營方針表示意見,對台灣公司就是一項訊號,影響所及,預期在台灣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積極股東行動。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